茅草屋有個名字叫杜甫草堂。
當年杜甫漂泊蜀中,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
杜甫在此居住了四年,創作詩歌兩百四十餘首詩。
幾百年過去了,原本的草堂早已垮塌,是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儲存。
此刻羅幼度見到的就是韋莊重結的茅屋。
“這能與杜少陵為鄰,當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毋昭裔臉上透著幾分蕭瑟,在蜀地幹了多年,現在唯一能體現自己功績的,唯有此隱居之所了。
早年任相遺留下來的東西,早就讓孟昶敗壞的乾淨,說道:“少陵野老一生憂國憂民,老夫愧於少陵野老為鄰。”
羅幼度聽出了那一點點的不甘,笑道:“朕此來有兩事希望毋先生幫忙。”
毋昭裔作揖道:“天家直言,草民盡力而為。請入寒舍相談……”
他請羅幼度入內。
羅幼度讓李昊一行人在屋外等候,自己與之步入草屋。
兩人坐定。
羅幼度道:“先生任相之時,正與中原交惡。常與大理往來,對於大理國情,想必瞭解。朕需一干吏,入大理拜會段氏,不知先生可有人選?”
毋昭裔略微皺眉,試問道:“草民斗膽問一句,天家意欲為何?以而今中原之威勢,只需稍微表露一些善意。草民敢保證,大理跪伏不及,何須多此一舉?”
羅幼度毫不猶豫地道:“朕向來以天下一統,恢復漢唐故土為志。大理舉國皆是漢唐故地,朕早晚取之。只是當前對大理動大兵,並不值當。朕只想暫定兩國疆界,以金沙江為界掌控茶馬古道之門戶。”
毋昭裔拜道:“天家雄心壯志,草民佩服。我諸夏有陛下此等聖主,漢唐盛世不遠矣。不過大理高方,非易於之輩。他於大理建昌府早有防備,將當地百姓內遷,讓於我諸夏有仇之部落填充。佈局多年,陛下此舉,必有一戰。”
羅幼度並不在意,笑道:“無妨,他高方祖上都曾是我諸夏子民,只要夷民歸附,朕容得下他們,也有信心如武侯一般,打服他們。”
他頓了一頓道:“朕不怕一戰,就怕他們不敢一戰。南蠻之地,多山多林,大理若藏兵于山中,不跟我們正面為敵,將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毋昭裔聽到這裡明白了,說道:“故而天家需要一人,入大理給高方製造一些麻煩。”
羅幼度讚許道:“大理段氏應該不甘心一輩子都為高家拿捏吧?大理立國不久,這從龍大臣,不止高家一個。最後卻是由高家獨掌大權,有人不服,理所應當。高方若有消耗之意,那朕就讓他後院起火。”
毋昭裔歎服道:“天家高瞻遠矚。”
羅幼度道:“現在蜀中廟堂多尸位素餐之輩,無擔此重任者。朕手中有不少能人,但對於大理卻是不熟,難以擔當重任。”
毋昭裔說道:“草民這裡確實有一人選,姓石名恪字子專,蜀中聞名遐邇的畫師。最擅畫神鬼之物,為人放蕩不羈,辯才極佳。大理崇佛,多次請石恪入大理繪製壁畫。高方對大理皇室掌控極嚴,常人想要見之不易。不過大理皇室喜好出家,石恪是不二之選。”
羅幼度眼前一亮,拍掌道:“毋先生解決朕的一大難題,不知能否為巴蜀解決致命之禍?”
毋昭裔猶疑再三,想著蜀地當前情況,又看了看面前的羅幼度,拜道:“草民願為陛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