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師雄也是一代良將,只是在孟昶麾下全無用武之地。
大理與孟蜀的關係並不差,雙方貿易往來頻繁。
早年與中原為敵的時候,孟蜀的經濟出口,茶馬古道就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但是全師雄身為武將,思維方式是不同的。
昔年大理的前身南詔多次入侵川蜀,給川蜀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雖然說宋威、髙駢等率唐軍數次大破南詔軍,逼得南詔近乎滅國。但李唐王朝內部的矛盾,卻使得唐軍在佔據著優勢之後,不能更進一步。
兩國的疆域界限一直維持在大渡河附近。
大理代替了南詔,疆域同樣定在了大渡河。
對於全師雄這樣的武將來說,那是不小的恥辱。
至於經濟問題,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
他早有心跟大理掰掰手腕。
也是因為這個態度,孟昶將他送到了文州擔任刺史。
文州位於陰平曲水一帶,屬於蜀國的最北方,顯然是不給他接觸大理的機會。
羅幼度意圖南征大理,全師雄登時興奮了。
高懷德道:“放心,此次南下,有刺史表現的機會。”
**********
建昌府西昌城。
高方閉目安靜地聽著心腹董昀的彙報。
這位大理國的權臣五旬上下,一副文質彬彬的模樣,從外表來看,毫無出彩的地方。
“在高懷德、全師雄的威逼利誘之下,蜀地所有州府都臣服於中原。”
高方感慨道:“這過江之龍,不可小覷呀。四十天?偌大的孟蜀,以山川險峻著稱的孟蜀,竟沒撐過一個半月。只希望,是友非敵……對了,高懷德現在在什麼地方?”
“戎州!”董昀說道:“自他南下,抵達戎州之後,便不再南下了,不過也沒有率兵返回。對此……屬下估計有兩種可能。”
高方微微睜眼,道:“說說看。”
董昀道:“孟昶豪奢,致使民不聊生,官員貪婪。中原天子想要西南穩固,得大刀闊斧的將整個蜀地風氣改變。高懷德駐兵戎州,可以維護蜀地西州的穩固。”
高方回應道:“言之有理!說下去……”
董昀一臉凝重道:“另外就是打我大理的主意,陳兵戎州,尋找機會渡過大渡河。”
高方眼中閃現一道奇異的光彩,深深地看了董昀一眼,說道:“知我者,董賢侄也!”
頓了頓接道:“廟堂文武,尸位素餐,都說結交中原,奉其為宗主,接受冊封。簡直滑稽,也唯有你能看破我真正的強敵!”
“中原天子,羅幼度,何許人也?”
“能從亂局中脫穎而出,北破契丹收復河東,西進涼隴,南下江南,一代雄主莫過於此。”
“如此人物,必然是極有主見的,豈會為虛名所累?”
“受幾句吹捧,就放棄動兵?”
“我大理與中原並無恩仇,可前身南詔與李唐恩怨極深,我們又佔據爭議之地。在不瞭解對方需求的情況之下,過早示弱,只會挫了自己計程車氣。”
“故而在得知中原兩路兵馬入蜀的時候,本侯便親自率領兵馬來建昌府駐紮。便是防備中原軍趁勢南下……”
“本侯不願與中原為敵,卻也不會坐以待斃,將我大理國的疆域,拱手相讓。”
高方說道:“你繼續留意高懷德的動向,還有他們水軍的情況。這要過大渡河,得需水軍。他們的水軍也需注意,知會虛恨部楊懷安,讓他們守備好大渡河,莫要給中原人可趁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