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因為羅幼度的出現,趙匡胤並沒有如歷史上那樣受到時代的眷顧。
首先他最核心的力量義社十兄弟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義社十兄弟是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這十個人。
但是趙匡胤並不是義社十兄弟裡的老大,十兄弟裡地位最高年紀最大的是李繼勳。
只是趙匡胤武器高強,為人仗義,在十兄弟裡他人緣最好。
但人緣並不能當飯吃。這一階段,大家都是兄弟,除了李繼勳以外,誰也別想踩在誰的頭上。
歷史上趙匡胤是憑藉自己在淮南之戰中可怕的表現奠定了在義社十兄弟中老大的地位。
而今趙匡胤依然打出來神乎其神的戰績,單騎斬將,取滁州,破李景達、陳覺於瓜步,橫行於六合、揚州一線,以一萬兵馬逼迫的南唐援兵不敢渡河。哪怕最後吃了小虧撤了,也非戰之罪。
面對四面合圍,南唐出了五倍於他的兵力,依舊沒能留住他,讓他從容而退。
表現不可不強。
然而面對羅幼度的珠玉在前,趙匡胤終究還是遜了一籌。
這也導致了歷史上義社十兄弟服氣趙匡胤這一情況不成立。
趙匡胤沒能當上義社十兄弟的老大,除了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這些人以外。
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韓重贇這幾個真正手握軍權的大周大將與趙匡胤的關係限於很要好的兄弟。
沒了義社十兄弟這個核心,趙匡胤現在僅剩餘殿前司的力量以及趙家龐大的人脈網。
趙家的人脈網很強大,關鍵時候有大用,但這種關係網僅適合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殿前司培養出來的親信便屬於趙匡胤當前唯一可以信賴倚重的力量。
王彥升、羅彥瓌這一群他親自提拔的親信,在趙匡胤心底的地位以及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了。
王彥升這一次因為衝動犯上石守信,等於將了趙匡胤一軍,將他逼到了絕境。
依照正常處理方式,王彥升就算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趙匡胤確實想過這麼幹。
維護了兄弟情誼,也維護了殿前司的軍威。但這種六親不認的態度,無疑會傷了王彥升、羅彥瓌這些腹心的心。
為了現今的石守信,值得嗎?
趙匡胤在當時就這麼問了自己一句。
左右都有損失,趙匡胤只能選擇對自己傷害最輕的。
他的原定計劃是在今日,讓王彥升意識到自己闖了彌天大禍,殿前司待不住了,自行提出調離。
這樣正了軍法,也得到了王彥升、羅彥瓌的忠心,損失的只是石守信一點點兄弟情而已。
只是趙匡胤沒有想到韓重贇會這麼大膽地站出來給石守信叫屈,讓事態更加嚴重了兩分。
不管怎麼說,事情總算過去了。
趙匡胤長吐了口氣,想著面前的三座高山,咬了咬牙,暗忖:“就不信一輩子都讓你們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