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輩人,憑什麼輸潘美、曹彬一頭?
此次開西北,李處耘滿腔雄心,勢必要後來居上。
“咄咄咄!”
又是一陣敲門聲。
李處耘故作睡眼矇矓地開門,這一次來的是潘羅支。
潘羅支有些氣急敗壞,表面上因為賀智瑤跑了,實際卻是因為折捕嘉施不講武德。
他本打算在折捕嘉施吞併鄔哲部時,對摺捕嘉施下手。
結果對方趁著他在汴京的時候搶先動手,一口氣吞併了鄔哲部。
等他回到涼州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一切算計,化為虛無。
潘羅支滿腔怒火無處發洩,只能衝著賀智瑤去了。
“節度,賀智瑤……先生剛剛來過了?”
李處耘並未隱瞞道:“來過了,勸我別去涼州呢,說涼州很危險。折捕部襲擊了鄔哲部……”
潘羅支心底微動,他之前不願讓中原派一個節度入涼州,一方面是懼怕中原實力,一方面是擔心中原節度站隊鄔哲部,讓折捕嘉施投鼠忌器,不敢貿然動手。
老大老二不打起來,老三是沒機會稱王的。
但現在老大已經一家獨大,自己無力對抗,如果李處耘這時候心生膽怯,不敢去涼州,那折捕嘉施真正就要成為涼州之主了。
立場隨著利益而變,潘羅支不甘一輩子居於人後,忙道:“那節度使是如何決定的?莫要聽信賀智瑤胡言……”
李處耘一臉無奈,說道:“賀智瑤是不是胡言都一樣,我是得罪了人,才給發配到涼州的。我若膽怯不去,留在中原也會受到重罰。還不如在涼州熬個一年半載,找機會申請調離。”
潘羅支心思頗深,並不全信李處耘的話,但他現在需要李處耘來震一下場面,喜道:“節度不必過於驚慌,折捕族長對於皇帝陛下甚為敬重,一定會配合節度治理好涼州的。”
李處耘沒有什麼興趣地打著哈欠,心道:“你們敢放權,老子還不敢要呢。”
潘羅支得到了滿意的答案,並未多待,匆匆走了。
李處耘不知潘羅支抓到賀智瑤沒有,但第二日一早,他們急衝衝地出發了。
潘羅支找了一個很適合的理由:隴右為大大小小的吐蕃部落盤踞,非常危險,越快透過越好。
潘羅支這是擔心折捕嘉施再一次不講武德,將他的部落也給吞了。
李處耘自是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他們一路快馬加鞭,原本半月路程,十天便到了。
李處耘到了涼州之後,什麼事情也不管,什麼事情也不問,就是一個閒散人吃吃喝喝。
折捕嘉施一開始還不敢放肆,有大事都跟李處耘商議。
李處耘都很老實地回覆:“折捕族長拿主意便好。”
久而久之,折捕嘉施就不再問了,大事小事的自己一言而決。
李處耘將自己的擺設身份立得很好。
折捕嘉施也很滿意這種情況,自己雖然名義上給李處耘壓了一頭,但實權在自己手上,自己依舊是涼州之主。
李處耘一直悠閒到甘州回鶻的使者上門……
絲綢之路對於整個西北的經濟有著重大的意義,當年唐朝絲路最鼎盛的時候,涼州是東方僅次於長安、洛陽的存在。
岑參的詩句中就有贊“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