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接受諸國使節參見,以及大慶殿前閱兵。
羅幼度的目的很簡單一是向諸國使節炫耀中原軍勢之雄厚,二是對外發出一個訊息,中原天子對武備的重視。
這閱兵古來有之,周武王伐紂前,天下八百諸侯會盟盟津,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閱兵就由此開始。
秦漢三國更是經常舉辦閱兵大典,唐朝時期,閱兵更是由皇帝親自檢閱,成了一種重要的儀式。
羅幼度打算立一個規矩,若非戰時,每年的二月二,就舉行一次閱兵大典,以激勵兵士。
第一個步入大殿的使者是吳越使節,錢弘儀。
他是吳越王錢弘俶的弟弟,吳越國對中原王朝貢奉之勤,海內罕有其匹。
理所當然地居於眾使節之首。
位於第二的是高麗使者……
羅幼度儘管內心對於高麗有一點點偏見,但是高麗當前的國王王昭,對於中原王朝確實有那麼一點意思的。
高麗拒絕契丹的威逼利誘,一直向中原稱臣。從廣順元年,周太祖郭威起,多次遣使向後周朝賀、進貢。
後周使臣王演、呂繼贇、薛文遇也多次入海東半島冊封高麗國王。
因郭榮改良貨幣,中原缺銅,派水部員外郎韓彥卿、尚輦奉御金彥英帶著數千匹帛來交換銅,王昭也在翌年遣使獻銅五萬斤來見……
不管未來如何,現在的高麗對於中原很是虔誠。
羅幼度沒有任何理由不讓他居於第二。
若不是羅幼度對於吳越錢氏的偏愛,將高麗使者居於第一,都說得過去。
但不過怎麼說,吳越錢氏與高麗使者,前二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的。
然後就是各種回鶻使者、吐蕃使者……
甘州回鶻與朝廷簽訂的是甥舅盟約,以中原為舅。
這裡的吐蕃也不是指西藏上的那群狗腦子都打出來的吐蕃王室,而是位於隴右、河曲、青海湖附近的吐蕃強部。
周太祖、世宗時期,中原的馬大多都是從西方回鶻、吐蕃強部購買的。
各取所需,相處得不差。
接受各方使節的參拜,羅幼度領著一眾人使節與文武大臣登上了大慶門。
戰鼓也在第一時間敲響!
潘美作為御營司都指揮使,領著雄赳赳,氣昂昂的御營司最先接受檢閱。
御營司原本的最高長官是統軍,隨著羅幼度登基之後,這統軍之位就不能再用了。
御營司都指揮使就成了最高長官。
潘美一身靚麗的明光鎧,配上威嚴恢弘的氣度,僅憑外貌就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感覺。
在他身後是一色衣甲鮮明的兵士,他們身披鐵製札甲,內裳統一為血一樣的紅色。
潘美高呼道:“御營司下轄十軍,請陛下檢閱!”
御營司一開始只有六軍,但後來擴充了舒元的散員,尊郭榮遺命,左右虎捷軍以及郭廷謂部以及水軍編入御營司,也就成了十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