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從王彥升流放過去以後,解鎖了吃耳朵的癖好,喜歡將賊寇的耳朵活生生地從腦袋上扯下來生啃,嚇得雙方邊民瑟瑟發抖,已經有一陣子太平日子了。
唯一的可能就是麟州榆林這邊。
羅幼度當即讓議政廳快馬加鞭去麟州向楊重訓、李穆瞭解情況。
主要還是李穆,言辭帶上楊重訓是給他這個麟州刺史面子而已。
現在麟州的行政大權都掌握在麟州長史李穆的手上。
對此情況,楊重訓並沒有任何不滿。
中原畢竟不是北漢,讓他們這種根深蒂固的地方豪族軍政大權一把抓。
羅幼度保留他的軍權,還重用他大哥楊業,鎮守雁門關,這份恩寵已經足夠,完全不過問麟州政務。
收到議政廳急信的李穆有些莫名。
李穆開封府陽武人,顯德初年進士,是個能臣幹吏,最令人稱道的還是德行,對於自我的道德要求極高。
接管麟州政務之後,發現麟州的經濟六成來自於與橫山羌的貿易往來。
相於不擅長政務的楊重訓,李穆在這方面展現了非凡的能力。
他在榆林大開邊市,鼓勵彼此貿易,還與橫山羌猞猁族族長拓跋熊親自會晤交談,大開貿易之門。
李穆德行極高,對於雙方的貿易,處於絕對公正的態度,贏得了橫山羌的信任。
只是短短的幾月時間,讓原本就繁榮的邊市,大紅大火。
李穆完全不知哪裡出了問題,只能如實報告。
將信傳回了議政廳。
議政廳的宰相又有那一個是易於之輩。
看著李穆的回信,一切都明白了。
汴京城外。
李光睿、韓君雄風塵僕僕地從夏州而來,在他們身後的是長長的賀禮。
他們的賀禮確實給橫山羌劫了,但為了彰顯定難軍對中原王朝的敬慕,他們又重新籌備了一批賀禮,前來覲見。
這眼看就要與中原的接待官員匯合,李光睿心中有些忐忑,低聲道:“大相,真不會出問題吧。”
韓君雄回道:“中原天子向來最好顏面,在他登基的關鍵時刻,在所有使節面前,發生這種事情,定會勃然大怒。我們的賀禮並未短缺,他們也無理由指責我們。”
其實他也知道他們這是在玩火。
但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橫山羌是定難軍最為倚仗的力量,橫山羌遍佈橫山山脈,大大小小的分三十幾個部落。
其中最強的就是靠近麟州榆林附近的幾個部落。
這些部落又以猞猁族的拓跋熊馬首是瞻。
造成這一切也是有原因的。
李彝殷野心頗大,意圖與契丹、北漢一併遏制中原發展。
放著中原的大腿不抱,抱北漢的大腿。
麟州就是定難軍與北漢的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