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正好利用幽燕百姓不服王化為理由,試探一下武臣的反應。
然後一步步的提高文臣擔任刺史的頻率,漸漸地在新朝取得主動權。
魏仁浦說道:“我覺得可以!此人之名,我聽說過,確實是個幹吏。”
王溥看向上首的範質。
見他在發呆,王溥叫了一聲:“文素兄?文素兄……”
王溥提高了分貝。
“啊!”範質反應了過來:“怎麼了?”
王溥道:“我們在商討薊州刺史的人選呢,我提議李昉,道濟也覺得合適。”
“哦!”範質應道:“你們覺得合適,自然沒有問題,就他吧。”
王溥皺眉道:“文素兄這是怎麼了?最近見你魂不守舍的?可是身體不適?”
範質一臉肅容,微微搖頭說道:“不是,是聖人最近批閱的奏章,讓某有了一種不祥的感覺。”
王溥臉色一沉,沒有說話。
魏仁浦向來正直,訝然道:“某覺得很好啊!聖人不愧賢后之名,她批閱奏章,給出的看法很有見地,讓人欣喜。”
範質反問道:“道濟不覺得聖人過於主見了?”
魏仁浦嚴肅道:“範相公,這是什麼意思?”
範質揮了揮手道:“道濟不用動怒,你聽我慢慢說來。聖人還未垂簾聽政,只是陛下暫時處理不了政務,她從旁協助。然而她對我們審批的奏章,多有看法。尤其是安排文臣為刺史,很不情願。”
魏仁浦道:“這也合乎情理吧!”
範質道:“可若此時羅統軍在此,道濟以為聖人還會向我們妥協?”
魏仁浦聽明白了,說道:“文素兄是擔心重蹈外戚獨大的覆轍?”
範質一臉正義凜然地說道:“然也,聖人過於主見,想必會是一代賢后。由她垂簾聽政,教導晉王,確實是我大周之幸。可若聖人背景過於強勢,上有父親魏王,下有功勳卓著的羅統軍,這份外戚之力。即便是漢朝也難找出第二例了,確實可怖。”
魏仁浦搖頭道:“不會的,文素兄多慮了。魏王未奉詔不得入京,天雄軍也不比以往。萬餘兵馬,焉能是十數萬禁軍之敵?至於羅統軍,那是何等人物,豈會做出危害朝廷之事?”
範質緊皺著眉頭長嘆道:“或許是我多慮了。某就怕我朝也出現一個梁冀、王莽……”
魏仁浦怒道:“文素兄慎言,羅統軍無論如何也不至於跟梁冀、王莽之流相提並論。”
範質見一時說服不了魏仁浦,也不再說了,暗暗焦慮。
就符皇后當前的表現,明顯不會對自己言聽計從,自己才是百官之首,真要讓一個武臣踩到頭上?
------題外話------
謝數字書友的五百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