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契丹對於漢人百姓確實不差,歷史上宋朝百姓一茬一茬的北投不是沒有原因的。
與後世的女真、蒙元、清朝相比,契丹對待漢人的態度幾乎就跟聖人一樣。
故而強行遷途年輕男女,羅幼度換位思考可以理解。
甚至相信會有不少人願意跟契丹人走。
畢竟大部分的少年少女是沒有經歷過契丹最初入寇那段時間的,不知道當年契丹的惡行。
但焚城遷徙,就過分了。
這明擺著不給老弱病殘活下去的機會。
或者他們這是算定了,大周不會坐視這些老弱病殘不聞不問,一邊毀家焚城,一邊將這些累贅丟給大周,消耗大周國力。
契丹此舉更加堅定了羅幼度日後燒草場的決心。
這國與國之間的交鋒,就沒有仁義可言。
宋雄焦急道:“這可如何是好?”
羅幼度見宋雄心急火燎,知他是心念三州百姓,笑道:“宋先生莫及,對方如果在與我們對峙幽州城外的時候,就準備焚城遷徙,我們還真就拿他們沒辦法。現在?”
“我早料他們有這一手,將曹彬安排進了大王鎮。他們的任何舉動,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焚城遷徙,必生動亂,只要在他們安撫鎮壓之前,我軍能第一時間得到訊息,率部趕到。他們反受其害……”
“宋先生,你立刻通知鮑先生。若契丹有膽子強來,讓他鼓動民意,但不要輕舉妄動,免受不必要之災。我大軍不時即到,相信不願背離故土的人,還是佔據多數的。”
宋雄見羅幼度如此說來,心中大安,作揖道:“屬下替家鄉父老,謝過相公。”
羅幼度目送宋雄離去,想了一想,叫來了傳令兵,下達了兩條命令:令侍衛親軍司副都指揮使袁彥即可領軍北上大王鎮。
令水師都指揮使焦繼勳令一萬水師北上,駐紮薊州城外待命。
契丹既然動了焚城之念,那就必須預防他們狗急跳牆,增加大王鎮的實力,可以更好地掌控順州、檀州的情況。
桑乾河一戰,契丹已經沒有實力大舉進攻津沽水寨了,水寨也無須駐紮大軍護衛後方。
分兵直抵薊州,配合郭廷謂,便可將薊州控制在手中。
薊州是軍事重鎮,無論如何都不能出岔子。
做好了這一切,羅幼度坐在椅子上,重新看著手上的密信,看著韓匡嗣這三個字,閉目細細的想著此人在歷史上的表現。
還別說,對於韓匡嗣此人,羅幼度印象挺深。
主要還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韓德讓。
韓家身為漢族,卻能成為契丹僅次於皇帝耶律氏,後族蕭氏之後的第三大族,跟韓知古、韓匡嗣、韓德讓三人對於契丹的貢獻密不可分。
相比韓知古、韓匡嗣兩人,韓德讓因為跟蕭太后之間,那不清不楚的關係,更是成為後世人的談資。
甚至有不少影視劇都加入其中,將韓德讓視為終極舔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