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了就還了吧,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耶律璟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將心腹召於帳前,說道:“朕昨夜夢見太祖、太宗皇帝斥責朕不敬天神。朕心中恍然,此次南下,朕錯過了天神的祭祀盛典,無怪諸事不順。”
耶律璟連夜逃到順州,喝了一夜的酒,太祖、太宗託夢?
託在酒裡?
帳下高勳、耶律喜隱、耶律沙、蕭幹、蕭思溫、韓匡嗣等人暗自吐槽,但誰也不敢點破。
老大都說了,戰敗不是他的問題,而是天神的懲罰。
怎麼辦?
回去祭祀天神唄!
這言外之意,就如司馬昭之心一般。
蕭思溫故作不知,迎合道:“天神最是仁慈,只要陛下虔誠祭祀,定能得天神諒解。依臣下之見,陛下當回師草原,以三牲重新祭祀天神,可保我大遼國運昌盛。”
耶律璟雖討厭蕭思溫丟了幽州,但此刻他能站出來迎合自己,心底的那點不快消散了。
想著果然還是自家親戚,雖然能力不行,但忠心靠譜。兵是不能給他帶了,留他在身旁當個副相吧。
這奇葩的皇帝,用人就是隨心。
耶律璟環顧四周,說道:“你們的意思呢?”
眾人先是一片死寂。
還是韓匡嗣站了出來,見耶律璟返回草原的心思已定,也不再想反敗為勝策略了,說道:“就當前局勢,返回草原,確實是止損之法。不過臣以為就算要走,亦不能便宜了中原。陛下一退,順州、薊州、檀州必然是守不住的。”
耶律璟眼中露出感興趣的表情,說道:“你說說看!”
韓匡嗣道:“我軍撤退之前,得做好兩個準備。其一,派遣重兵,重新佔據渝關,渝關絕對不能落於敵手。”
耶律璟一拍腦袋,驚呼道:“虧得韓詳穩提醒,朕險些忽視這點。”
渝關位於撫寧東二十里。北倚崇山,南臨大海,相距不過數里,險要非常。
在後世他有一個名字叫山海關。
渝關是連通遼東的關隘,地位與古北口相當。
只要派遣一軍鎮守,便可保證幽燕東方無事。
契丹取燕雲十六州以後,渝關便成了無用之物,但因地理位置過於重要,依舊有一支軍隊長年駐守。
古北口對外不對內,無險可守,只能讓給中原。
渝關不一樣,渝關東西皆可防。
只要將渝關握在手中,就算古北口失了,他們一樣能夠從遼東透過渝關入燕幽之地打草谷。
只是不如古北口方便而已。
耶律璟道:“朕這便為渝關增兵,以策萬全。”
他看著韓匡嗣暗暗感慨,論心思計謀,還得看漢人,問道:“然後呢!”
韓匡嗣先是一陣猶豫,然後一字一句的道:“焚燒順州、薊州、檀州三城,遷所有百姓北上。不給中原留一人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