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幼度先跟李重進、張永德打了招呼。
這兩位大周廟堂軍方第一、第二把手。
在郭榮不動他們之前,沒有人能夠取代他們的地位。
因為有些功勞是無論如何都難以企及的。
李重進、張永德一個是郭威的外甥,一個是郭威的女婿,他們跟著郭威創立大周,這是開國的從龍之功。
從龍大於一切。
對面羅幼度的問好。
李重進友好的回禮。
張永德頗為冷淡地應了一聲。
兩人一直不和。
歷史上的淮南之戰,因為戰況進展得不順利,郭榮兩次撤回開封整頓,將前線事務交給李重進負責。
李重進讓不要命的朱元搞得焦頭爛額,張永德也給林仁肇自殺式的襲擊下蔡浮橋逼得心態炸裂。
兩人在前線差點起了內訌。
不過現在因為羅幼度的出現,戰局的主動權一直在大周手上,郭榮也未退回開封,自不存在三徵之舉。
有郭榮坐鎮,李重進、張永德也不敢放肆,相安無事。
李重進看好羅幼度,而張永德看好自己的下屬趙匡胤。
縱使沒有矛盾,張永德理所應當的,不喜羅幼度這個後生晚輩。
羅幼度卻不以為意,依舊禮數到位。
人活於世,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更不可能如錢幣黃金一樣,受所有人喜歡。
羅幼度的處事之法向來是善待認可自己之人,寬待不喜歡自己的人,包容提防敵視自己的人,弄死自己敵視的人。
故而不管張永德態度如何,羅幼度都不放在心上,他知道這個人不會是敵人,沒必要因為眼緣而你死我活。
張永德見已經跟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有說有笑的羅幼度,不得不承認,儘管趙匡胤英雄了得,但面前這個少年郎似乎更勝一籌。
隨著朝會鐘聲的響起。
羅幼度與範質、王溥、魏仁浦止住了交談,等待朝會的開始。
今日朝會最大的事情就是對羅幼度的冊封。
一開始就直接入了正題。
“淮南一役,開封府判官、左散騎常侍、晉端明殿大學士、御營都指揮使羅幼度,權達知變,謀劃有方,摧兇克敵,無往不勝,軍謀第一,無可比及。卿大軍所至,百姓依附,士紳所向,頌大周仁德,天下悅服。世有智將勇將,獨卿一人,經文緯武,謀勇雙全,大周之幸,天下之幸。今表其功,授樞密院副使之職,兼任御營司統軍之位,領橫海節度使。”
羅幼度帶著幾分激動地道:“謝陛下恩典。”
御營司統軍的職位,羅幼度是十拿九穩的。
這個不用說,樞密院副使亦在羅幼度的猜測之內。
畢竟郭榮最終目的就是要讓他進入樞密院來號令武臣。
但是節度使這個武將最高榮譽卻是羅幼度萬萬沒有想到的。
身為中央將官,節度使屬於遙領,而且後周的軍制已經最大限度削弱節度使的力量了。
但是以一文臣,建節,且當任樞密院副使兼御營司統軍。意味著他在這廟堂軍方僅次於李重進、張永德兩人。
而且二十四建節,自有節度使起,便無一人。
今日起,大周軍方廟堂三足鼎立,李重進、張永德外加羅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