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軍營。
郭榮一臉古怪地看著裝著八萬斛的淮鹽的運輸船從眼前駛入淮河,準備沿著淮河中游入汴水,直達國都開封。
“朕一直以為若非即位天子,定是一位出色的商人。現在卻覺得,經商一道,朕不如幼度。”
若羅幼度聽到這話,八成會感慨,此生無憾。
要知道在他的世界裡,郭榮可是中國的五路財神之一。
王溥亦感嘆道:“利用博徵苛政,收購淮鹽,盡收民心!羅都指揮使奇思妙想,非常人所能及。”
郭榮道:“在其他州府也用此法可行?”
王溥沉吟片刻道:“可以小試,不可推行。羅都指揮使為人廉潔,八萬斛淮鹽他以朝廷名義收購,事先稟明陛下。將利益所得,分配清楚。所獲利潤,六成歸朝廷,從事購鹽的商人世家得三成,廬州府衙得一成。”
“換作他人,六成歸朝廷不變,其他四成如何分就不確定了。只是迫害商人倒還好,就怕他們不是如都指揮使那般從百姓手中買鹽,而是強徵,那便是另一番景象了。”
郭榮扶額苦笑,不再多言。
儘管他多次強調軍紀,相比以前那種所過之處雞毛遍地,確實好了許多,但依舊存在不少欺民劫掠的事情。
這打天下離不開這些兵,郭榮即便心有不滿,也只能適當地殺雞儆猴,不敢真將的他們一一懲處。
淮南富庶,此番對淮南用兵,取江南財富是第一要務。
大周需要淮南的財富增強國力,用來對付契丹這樣的強敵。
他需要的是淮南歸心,而不是陷入一個時時復叛的泥潭中去。
八萬斛淮鹽出了淮水便由汴水抵達開封。
王樸第一時間派戶部官員接手了這批淮鹽,然後由朝廷直接調撥四成份額的周元通寶,同樣由運輸船運到了廬州。
大周的鹽貿易與其他朝代一般,皆是國家負責售賣的。
就算羅幼度收購的渠道不同,最後也得交給朝廷販賣。
毫無疑問,真正獲利的大頭,就是大周。
周元通寶抵達廬州之後,羅幼度大張旗鼓地幹起了分錢的事情,弄得人盡皆知。
這錢未到手,商販們還心存疑慮,擔心羅幼度不講誠信,兩頭通吃。
但在分到周元通寶以後,眼中登時泛起了神光。
淮南最不缺的就是鹽,最不值錢的也是鹽。
這種送上門發財的生意,哪有不珍惜的道理。
於是乎,商人們更加積極地向四方收購淮鹽。
不過他們也很快發現淮鹽的收購併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
商人有商人的門路,平民百姓同樣有小民的智慧。
當地的商人都在想你廬州商人憑什麼跨境賺我們州的錢?
平民百姓也在想,既然淮鹽能賺錢,為什麼要賣得那麼低?
然而他們缺少廬州商人不具備的東西……羅幼度的王師。
各種商販只能在心底暗自唸叨:大周王師,為何還不來收復失地?
**********
揚子口。
齊王李景達、監軍使陳覺率領兩萬前部,先一步抵達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