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周地位比他高的武將不少,但能入趙匡胤眼中的並不多。
因為到了一定地位,政治永遠是繞不開的東西。
不懂政治的武將,永遠不可能出將入相。
相比絕大多數不通政治的武將,趙匡胤自身的政治天賦卻異常出色。
故而在趙匡胤的眼中真正的對手只有李重進、張永德、李筠這幾人而已。
這些人都是當前大周最頂級的武將,地位不是現在的趙匡胤可以相提並論的。
但相比這些人,趙匡胤知道自己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便是郭榮的嫡系。
李重進是周太祖郭威外甥,福慶長公主的兒子。
張永德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
李筠是周太祖郭威最好的朋友,也是大周立國的從龍之臣。
這類人都是先皇郭威留下來的舊臣,大多都是開國功勳,並不屬於郭榮自己的嫡系。
自高平之戰以後,郭榮一直拉攏著他,給了諸多承諾,甚至隱約透露由他取代張永德,執掌禁軍。
趙匡胤對於未來也充滿了期待。
直到現在羅幼度的橫空出世。
趙匡胤發現一個曾經自己輕易踩死的存在,居然獲得瞭如此高的讚譽評價,風頭超過了在高平之戰大放異彩的自己。
尤其是郭榮過譽的誇讚,更讓趙匡胤心底生出不小的牴觸。
他看出了郭榮有心抬羅幼度壓制武將,想著終有一日,羅幼度會踩在自己頭上。向來不甘於人後的性格不免生出逆反心態,對著自己的弟弟,開玩笑似的說道:“當時沒一拳打死他,也許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
當初羅幼度當著他的面帶走趙匡義的時候,他是動了殺心的。
只是他想到了郭榮不喜歡武將過於驕橫,想到了羅幼度應該是背後有人,想到了羅幼度可能是一枚棄子就是拿出來激化矛盾的,目的是要郭榮進一步的認識到他們武將的目無法紀,驕橫妄為。
面對這複雜的關係,趙匡胤選擇了忍一手。
最終他發現這一切都是羅幼度故意製造的假象,對方利用了他懂政治的特點,在他面前帶走了趙匡義。
從結果來看,羅幼度處理的並不壞。
趙匡胤心胸開闊也不覺得給戲弄了,反而認為對方值得一交,也許能夠成為仕途上的助臂,大度的帶上趙匡義上門道謝。
趙匡胤怎麼也想不到羅幼度一個文臣,居然在得勢後橫插一腳闖進了他們的地界,還立了軍功,成為了郭榮以文制武的王牌。
這一念之差,讓自己仕途上多了一個隨時可能踩在頭上的競爭對手,縱然是豁達的趙匡胤心底也悶的慌。
趙匡義感慨道:“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這才半年……半年前兄長弄死他,便如捏死螞蟻一樣簡單,現在我們動不了他了。”
趙匡胤肅然道:“那我們兄弟加把勁,真讓一個後來者踩著你我兄弟的肩膀上位,為兄可忍受不了。”
趙匡義輕哼道:“你我兄弟聯手怕過誰?”
趙匡胤大笑:“說的在理!人生在世,一帆風順也是無趣,現在多了個對手,反而精彩。”
趙匡義翻了個白眼道:“打贏孟蜀,其實算不得本事。我朝勁敵還是南唐,想要搶回主動權,你我兄弟絕不能錯過這次機會,同時,還不能讓他獲得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