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還有一些想法啟奏。”
“奏。”
面對嘉靖的詢問,徐階心裡嘆了口氣,丟出了自己的後手。
他跪在地上低頭俯首,接著說道,
“臣以為,朝廷或可增添鹽引,隨這次巡鹽之策而施行,以利驅之,增加鹽稅之額。”
所謂鹽引,通俗點說,就是合法購買鹽的憑證,歷來受商販的喜愛。
若是能增添鹽引,自然會引來商販的爭相購買,從而增加所收白銀的數量。
但是歷朝歷代對此都謹慎萬分,鹽引的根本是製鹽量,無論是對經濟還是軍事,都有著莫大的影響力。
徐階說這話時,已經將額頭緊緊貼在地面,等待著聖裁。
而一旁嚴嵩則是忍不住偏頭看了他一眼。
增加鹽引,拋開別的不說,其實也增加不了多少銀子,百姓買不起多少,商販也會量力而行,地方世家基本自給自足,或者儲備了不少。
這是一個藉口,一個出銀子的藉口。
“有這麼多鹽嗎?”
嘉靖此刻臉色略微認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徐階要是真打算這麼做,那就麻煩了。
“回稟皇上,這部分鹽引,臣以為可算特例,數量應有限額,同時高價抬起,方能安穩施行。”
徐階繼續跪在地上,低頭回答道。
這是在向嘉靖解釋,他並非要真的這麼做,不會產生新的問題,這只是一個送銀子的藉口。
“哦?”
嘉靖聞言,忽然一挑眉,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轉而詢問道,
“那徐閣老認為,鹽引增加多少合適?又能為朝廷收多少銀子上來呢?”
他並未立刻反對,嚴嵩能聽懂這是一個藉口,嘉靖自然也能聽懂。
很顯然,這次清流黨派準備咬咬牙,出血買平安了。
“相關鹽引之配發,還需臣等稍後仔細商議。”
徐階在這裡耍了一個滑頭,不肯給出明確的答覆,不過他又補充道,
“歷來鹽引受百姓與商販追捧,如若施行,臣大約合算一下,應能收三百萬兩白銀左右。”
話一出,嘉靖笑了。
而嚴嵩卻在這時,變了臉色。
這是徐階設下的一個大坑,三百萬兩白銀,他們清流黨派,可真是捨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