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鎮市。
時間來到1890年初,東非的人口資料也再次更新,實際上如果不是戰爭原因,東非人口資料應該在去年七八月份就已經完成。
自從東非人口統計改為十年一算之後,1889年正好距離上一次東非人口普查過了十年時間,因為戰爭原因被拖延了幾個月。
在1879年,東非人口是五千萬,包括三千萬本國公民,以及近兩千萬黑人,如今時間已經過去十年。
“截止到去年的十二月份,東非總人口已經突破五千二百萬,這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個人口突破五千萬的國家,排在遠東帝國,英國,沙俄和美國之後。”
“美國人口據我們的估算應該已經突破六千萬,至於德國和奧匈帝國應該都在四千萬左右,其中德國可能已經接近五千萬,和我們相差不大,奧匈帝國應該比法國稍強,但是奧匈帝國人口和我們相差大約千萬人口。”
如今的奧匈帝國和前世的差別在於多了威尼斯地區,所以人口比原歷史要多,應該在四千萬出頭。
而德國一直保持較高的生育率,這些年又沒有人口流出,所以人口逼近五千萬,但是應該沒有突破五千萬。
法國依舊保持穩定發揮,不過在義大利戰爭期間從義大利吸收了不少人口,所以人口可能比同期要高。
義大利的解體可以說為世界各國人口增加做出了重要貢獻,包括美,英,法,德,奧,東非在內都吃到了義大利人口外溢的紅利。
如果不是義大利解體的話,如今義大利至少也是一個人口突破三千萬的大國。
不過即便如此,義大利王國人口依舊有一千多萬左右,紅海殖民地極大緩解了義大利王國的人口壓力。
而那不勒斯王國就慘的多,那不勒斯王國經濟基礎本來就差,生育率更是在亞平寧半島高居首位,目前已經取代德國成為歐洲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區域。
“在世界排名前五的人口大國中,英國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英屬印度殖民地人口就超過兩億,如果法國把殖民地也算上,那法國人口總數估計也會超過我國。”
加上法屬殖民地的法國,人口總數應該在七千萬左右,直接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四。
而殖民地人口應該是英法兩國能夠主導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沙俄雖然本土人口也很多,但是沙俄很多領土其實和殖民地沒有區別,尤其是中亞和東歐部分地區。
“目前我國黑人數量尚且不明確,因為莫三比克和安哥拉的人口資料並沒有統計完成,不過應該不超過四百萬,如果兩地黑人按照四百萬計算,那我國黑人人口數量大約在兩千一百萬左右。”
加上黑人,東非的人口直接突破七千萬,基本上和包括殖民地人口的法國持平,更是直接超過美國人口總數,所以東非人口依舊穩定在世界前五的水準。
不過這也讓東非官員的心理感覺非常難受,經過十年的發展,黑人數量居然只增不減。
不過這些黑人已經徹底翻不起浪來,東非公民已經接近黑人人口的兩倍,就算未來黑人能夠爭取到權利,那也不可能改變東非人口結構。
而顯然東非政府根本就不會給黑人這個機會,騰籠換鳥的國策會繼續執行,直到最後一滴血被徹底換掉。
恩斯特這個時候開口道:“對於黑人的態度,我們是一如既往的,只能利用,而不是算在東非國家之內,如今已經是九十年代,未來三十年之內,我們必須把東非的黑色人口完全消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