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對於同盟國可以說相當重要,除了同奧匈帝國征服塞爾維亞以外,其也是穩定羅馬尼亞的重要棋子。
羅馬尼亞最高統治者雖然是霍亨索倫家族的錫格馬林根分支,但是錫格馬林根卻做不到在羅馬尼亞一言九鼎。
尤其是羅馬尼亞還和奧匈帝國有領土爭議,這使得羅馬尼亞國內有不少人希望加入協約國陣營,從而獲得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從而組建大羅馬尼亞國家。
所以羅馬尼亞的政治立場是不穩定的,而和羅馬尼亞接壤的保加利亞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他可以從後方威脅到羅馬尼亞的安全,當然,更重要的是保加利亞展示了其強悍的戰鬥精神。
……
埃迪內茨。
埃迪內茨處於是摩爾多瓦地區的西北邊境,前世摩爾多瓦埃迪內茨區的首府就是埃迪內茨市,這裡西隔普魯特河與羅馬尼亞相望。
自從19世紀初後,摩爾迪亞基本上就落入俄國人手中,而處於摩爾多瓦西北的埃迪內茨也是如今同盟國和俄國交戰的前線。
如今,隨著奧匈帝國轉守為攻,以及保加利亞加入戰局,這裡也成為了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聯軍最先攻入的地方。
聯軍指揮官奧匈帝國將軍克里亞奇正在指揮部同保加利亞部隊代表馬克洛夫將軍商討作戰事宜。
克里亞奇:“如今俄國已經呈現出頹勢,不管是北段戰場還是南線,聯軍都處在優勢。”
“尤其是我們的德國盟友,他們過去一年裡,對俄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只讓德國風光,在今年我們不僅要拿下整個摩爾多瓦,同時要加強對烏克蘭的攻勢。”
可以說,在奧匈帝國反應過來之後,奧匈帝國的將領們終於是找回了手感。
前期奧匈帝國可以說丟盡了臉面,被塞爾維亞和俄國兩個國家打的抱頭鼠竄,但是當魯道夫掌控軍隊以後,奧匈帝國軍事力量重新組合起來,並且終於在幾個月前扭轉了戰局,不僅維持住了東線,並且在1916年初反攻入俄國境內。
在俄國境內,奧匈帝國軍隊終於是可以放開手腳,這個時候奧匈帝國拼湊出來的軍隊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俄國人。
在對俄國的態度上,匈牙利也是積極支援維也納的,畢竟不管是消除俄國的威脅還是戰後的戰利品瓜分,處於帝國東部的匈牙利都首當其衝。
而當帝國內最大兩個民族達成一致,奧匈軍隊內部的分裂也自然停止,並且攜起手來共同面對俄國這個大敵。
當然,克里亞奇想要更進一步,而馬克洛夫的態度並不積極,畢竟摩爾多瓦或者俄國都不和保加利亞接壤。
保加利亞軍隊之所以支援奧匈帝國,那是因為已經上了賊船,這個時候不得不把戰爭繼續下去。
當然,參加對俄國的戰爭也不是沒有好處,奧匈帝國已經畫好了大餅,那就是戰後將摩爾多瓦南部沿海地區丟給保加利亞。
這對保加利亞有一定的吸引力,畢竟摩爾多瓦南部就是黑海,如果能夠獲取摩爾多瓦南部,保加利亞未必不能擴大對黑海的影響力,同時兩面夾擊羅馬尼亞,獲得更多的地緣安全感。
當然,這個想法也僅僅有些誘惑力,所以保加利亞派出的軍隊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