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怎麼辦啊?
朱棣尚在糾結之時,張希孟沒有繼續開價,而是對所有學生說道:“讀書不易,成才艱難。過去供養一個讀書人,需要小康之家,傾盡全力,又有窮文富武之說,培養一個武人,花費更大。而你們這些人,是要成為文武全才的,花費自然不必說。燕王鎮守北平,興建學堂,大有功勞,對爾等也有大恩。”
“大傢伙再次拜謝燕王恩德!”
其實聽完張希孟的這番話,尤其是那些家長,更是感慨。
假如朱棣真的做到了,別說拜謝恩德,就算跪下磕頭都行了。
“多謝燕王!”
“燕王大恩,沒齒難忘!”
……
好傢伙,這回連拒絕都不能了。
上屋抽梯,還要讓你欣然賣命,明著滿嘴黃連,依舊要笑容燦爛。
我實在是太難了!
說實話,接下來張希孟說什麼,朱棣已經完全沒有心思聽了。
他現在只剩下一個念頭,那就是怎麼搞錢!
像李景隆、花煒這種程度的臥龍鳳雛,已經幫不上他了。黃子澄的能力還算不錯,方孝孺就有點迂腐。
張先生倒是生財有道,只可惜張先生不能一直在北平,而且張先生辦事這麼坑,隨時可能把自己埋了,朱棣還有些猶豫,最好少跟他打交道。
還有誰能幫自己呢?
朱棣苦思冥想,也沒有結論。
可就在這時候,應天學部發出了一道命令,為了大興教化,支援北平辦學,特別從各地抽調精幹人員,充實北平大學堂。
而濟民學堂天下聞名,肩負救濟斯民的使命,當仁不讓。因此抽調齊泰、練子寧等名師十人,前往北平!
學部居然幫朱棣一把!
不用問,自然是李善長的功勞。
人家老李比張希孟還是夠意思的,你幫我渡過難關,買了不少債券,俺老李投桃報李,把人才給你送過去,而且還是合情合理,冠冕堂皇。
燕王殿下,這回知道了左相的厲害吧!
別看張希孟滿世界講學,好像多了不起,朝堂之上,還要看咱老李的。
齊泰,練子寧,黃子澄,還有方孝孺……如果過些年頭,再把景清和黃觀弄來,朱允炆手下的六大金剛就湊齊了。
即便是現在,四大天王齊聚,要解決北平缺錢的問題,那也是相當值得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