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李元芳開局 > 第七百四十章 吳用:我真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第七百四十章 吳用:我真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第2/3頁)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都覺得大有機會。

唯獨時遷和燕青擅於察言觀色,透過剛剛李彥問出的語調,就覺得這位怕是持相反的態度。

果不其然,等待眾人討論完畢,李彥道:“我的觀念是,戰爭可勝,燕雲難取。”

“要知道‘睡王’時期,遼國內固然難免動盪,但大宋也剛剛立國,南唐未滅,內部同樣不穩。”

“反觀遼國早已不再是純粹的外族,它本身承唐制,有很多前唐的遺留,契丹建國也早,漢化後成為了二元帝國,在這樣的制度下,取得對遼的軍事勝利和佔下燕雲十六州之間,還有著一段巨大的距離。”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蕭皇后上位,孤兒寡母,還能取得勝利,反過來進逼大宋的緣故。”

眾人聞言嘆息,徐寧和張清倒是生出興趣來,齊聲道:“兄長,何不說一說澶淵之盟呢?”

李彥笑了笑:“澶淵之盟啊……這能講的話題就更多了,幾堂課說不完,裡面還有不少奇葩事!”

比如宋真宗都到前線了,竟然使喚不動邊疆大將,某位大將坐擁十萬兵力,還按兵不動。

這個大將叫王超,是王德用的父親,王繼英的曾祖父,宋太宗的潛邸舊臣。

本來佔據優勢的宋軍,因王超麾下的定州十萬大軍違抗軍令,不受調派,宋真宗頓時害怕起來,既不敢逼迫過甚,擔心王超乾脆在關鍵時刻投降遼國,再加上後面糧草補給也有些難以為繼,本來就以防守思路為主的他,最終選擇和談也就順理成章,是為“真宗統大軍於定州,前有傅潛,後有王超,皆以愚庸誤國事”。

關鍵是這類真正擁兵自重的武將,居然還能有好下場,按理來說王超犯了這般大的錯,換成別的朝代,全家都抄斬了,他卻安穩為官,死後還追封魯國公,諡武康,劉延慶和劉光世父子也是如此。

反觀那種對朝廷忠心耿耿的武將,則被誣衊冤殺,倒是正合了後世的那句話“敵人汙衊你有不臣之心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

當然,這種事情就不好明說了,等宋朝滅了,總結前朝得失時再談論不遲,李彥想了想道:“澶淵之盟後面我會具體分析,今日先講一講對錯。”

眾人精神一振,大宋內部對於這個盟約也多有議論,士大夫議政起來毫不客氣,武人則遺憾於沒有沙場建功的機會。

在兄長心中,這個盟約到底是對是錯呢?

李彥道:“我個人的見解是,單純討論澶淵之盟的對錯,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有太多的未知,當初宋遼廝殺下去,勝敗生死,確實難以估量,各執一詞的情況就很正常了。”

“而任何盟約,作為一種積蓄力量,儲存實力的手段,都可以接受,漢有白登之圍,唐有渭水之盟,皆是如此。”

“關鍵是要看後面他們在做什麼,漢休養生息幾十年,積蓄力量與匈奴決戰,一雪前恥,唐更是在短短四年後,就滅了東突厥,將昔日兵臨長安城的頡利可汗抓回來跳舞……”

“而有了澶淵之盟後,大宋收復戰略失地的雄心壯志在和平的美好下被消磨,歲幣倒是透過互市交易賺了回來,可沒有燕山及長城防線,容錯太低,稍有失誤,就會鑄成難以挽回的慘禍!”

“這才是真正的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外族政權所滅的朝代,宋徽宗固然是直接責任,但根源性的問題,仍然是大宋無險可守,開門揖盜。

聽著李彥語氣裡的警惕,所有人的神色都變得鄭重。

其中一位有醒目美髯的漢子,也喃喃低語:“燕雲十六州相當於我大宋的門,沒了門,自然讓賊人長驅直入,大名府則是圍了一圈柵欄,倒也能有一些抵禦效果,可現在還是變成了這副文恬武嬉的樣子,唉!”

“正好說到這裡,我接下來要跟你們具體說一說遼國的經濟文化軍事……”

李彥又講了半堂課,才做出總結:“盡信書不如無書,我所言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盲從,你們回去多多思考……好了,今天的習文到此為止,去練武吧。”

眾人起身行禮,三三兩兩結伴,朝著練武場走去,上體育課。

朱仝走在最後面,想了又想,還是折返回來,對著講臺上的李彥抱拳道:“院長!”

李彥看著這個漢子:“怎麼?在這裡不合群?”

朱仝搖頭:“我跟大家相處得挺好,只是我奉軍師之命前來送信,逗留了這麼多天,還是要告辭了!”

他的語氣裡透出不捨,在書院的這幾日,感覺比起白沙塢自在許多。

最新小說: 邪君的第一寵妃 南城亡事 從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綜漫]Mafia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九吃回頭草 被偏執男主盯上後 鬼殺隊團寵是鋼鐵直女噠 探花 朱家小聖人 我為紅樓來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全家流放,我靠空間買下半壁江山 關山一程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和冷酷劍修炒CP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 天煞孤星重生後,傍了妖王當奶爸 快穿:為保孟婆編制,冥王吻哭我 快穿:大佬她又雙叒叕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