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真心實意的笑容。
近來全是壞訊息,終於有件好事情了:“百姓之家,喬遷之喜,還要宴請一場呢,宮內許久沒有熱鬧了,那就操辦一下吧!”
……
紫禁城。
乾清宮大殿前。
在宮內這些時日的準備下,殿坪置一百零八盞燈籠,三十六盞在前,合三十六天罡之數,七十二盞在後,合七十二地煞之數。
在百多盞燈籠的照耀下,石階前又擺一座三十二抬龍輿,三十二名抬輿太監跪候在轎杆下,周遭以龍虎山張玄慶、茅山藍道行和閣皂山葛雷為首,立著一應道眾,默默唸咒祈福。
至於大殿正中,則是呂本率領六部九卿堂官跪候,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員,方有資格位列此地,目光齊齊聚於殿內顯示時間的銅壺滴漏上。
安靜的等待下,滴漏的聲響愈發清晰可聞,就為了在酉時末刻,欽天監測算出遷居新宮的最佳吉時準時出發。
一旦殿內的嘉靖敲響銅磬,外面的景陽鍾便敲響一百零八下,仙樂齊奏,銃炮齊鳴,整個京師都將聽到,當今聖上龍駕騰遷。
天子恩典,與民同樂!
當然,精舍內也安放了一座銅壺滴漏,呂芳靜靜地站在銅壺邊,盯著上浮的木刻,嘉靖則身穿龍袍袞服,坐在蒲團上,看著手中的一道賀表。
一頂偌大的香草冠,靜靜地擺在身邊左側,銅磬則放在右側的紫檀木架上,數十道已經看過的賀表,疊擺在身前的矮几上。
呂芳偶爾側目,嘴角是含笑的。
因為他能看出來,嘉靖心情不錯。
主子萬歲爺高興,他就高興。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嘉靖看完了手中的那道賀表,往矮几上那疊已看過的賀表一扔,目光射向左側剩下的最後一道賀表,突然問道:“賀表全在這裡了?”
呂芳暗道不妙:“全在這裡了……”
果不其然,嘉靖的眼角垂了下去:“再沒有了?”
對於這位主子的喜怒無常,忠心耿耿的呂芳都被折騰得有些精疲力竭了,卻又不得不解釋:“老奴湖塗,惦記著吉時起駕,把這件事忘了,呂閣老送賀表來時,便要啟奏聖上,因擔心每個官員都上一道賀表,太過勞累聖上,因此叫六部九卿部衙各上一道賀表,既不使主子太勞累,也轉達了我大明所有臣民對主子的忠愛之心!”
“忠愛之心?”
嘉靖笑了,卻是陰森的笑:“為了俸祿彈劾內閣時,每個官員上一道奏疏,成百上千道奏疏,不怕勞累了朕,上一道賀表倒怕勞累了朕?無非是看朕蓋了幾座屋子,在心裡罵朕,不願意上賀表罷了,呂芳,你也跟著他們一起瞞朕?”
呂芳立刻跪下:“主子是天下的君父,君父有了安居之所,天下的臣民只有歡喜的道理,怎會如此沒有天良,六部還有諸多賀表尚未呈上……”
嘉靖神情這才稍緩:“呈上來!統統呈上來!”
呂芳實在不明白,這些流於形式的賀表有什麼好看的,卻又心驚膽戰,趕忙招了招手,不多時內侍再抱上一摞摞賀表:“主子,都在這兒了,實乃普天同慶啊!”
嘉靖一封封看了起來。
近來午夜夢迴,嚴嵩亡魂所言,時時在耳畔迴響,群臣子民心裡早就怨極了皇帝,生前不怨,死了也要來找你算賬!
但現在經過他的仔細試探,那是胡言亂語,大明的臣子和百姓是有感恩之心的!
明明俸祿拖欠,明明受災受難,也依舊以大局為重!
“好!很好!”
嘉靖笑容越來越盛,心情越來越輕鬆,直到將最後一份賀表撕開了封口,抽出裡面厚厚的那疊奏本。
首先是“治安疏”三個標題大字,刷地扎進了眼中,遏止了一目十行的衝動,接下來是內容,猶如一把一把錐子直刺向五臟六腑的內容:
“戶部雲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謹奏: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職,求萬世治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