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三年前,你有現在的表現,很正常。但是這三年裡,我是看著你一點點過來的,你愈發沉穩,按理說不應該會有今日的行為!”
江寧給諸葛亮倒了一杯茶,示意他坐下。
而後說道:“師兄,我說我早就猜到你會跟著劉備,你信嗎?”
“劉備此人...他內心究竟是怎樣想的我不多評價,但是至少表現出來的,是個仁義之人,和你...很配。”
“但是...我所做的事,你覺得和仁義搭邊嘛?他不瞭解我的過去,但凡他了解之後,沒可能接受我的,我和他的理念就不同,不拜他為主還好,若是真拜了他,日後犯了忌諱,恐怕便傷了今日之情。”
江寧笑了,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說道:“索性我不拜他為主,跟著師兄你混就行了,到時候你的和我的有啥區別?”
諸葛亮剛想繼續說話,卻發現江寧的笑容消失了。
他放下了茶杯,緩緩的說道:“師兄,其實劉備有一個最大的缺陷,你知道是什麼嘛?”
“嗯?是什麼?”
“仁義!”
“師兄,我知道你肯定不會同意,你是因為他的仁義跟隨著他的,他手下的將領大多也都是如此,僅看關羽、趙雲等人,便可管中窺豹。”
“興仁義之師,確可爭奪天下,但是不管什麼時候,正如這五銖錢一樣,有正面就有反面,物極必反的道理你是懂的,這也暗含陰陽之道。”
“未來...或許他會被仁義給牽絆住!”
“遠的不說,就拿現在,荊州可以說唾手可得,但是他呢?還是蝸居新野,為什麼?因為他被仁義這個名頭給牽絆住了,如果他動手,天下人就會唾棄他,那麼他好不容易打上的仁義的標籤就瞬間被撕下來,而且他好不容易攢的名望就會消失殆盡!”
“所以他備受掣肘,那麼師兄,我問你,現在是你來輔佐他,你要怎麼做呢?”
“姑且不論他是怎麼想的,你,可願助他謀奪他皇兄基業?”
江寧說的這些話,把諸葛亮想說的話堵在了嘴裡,一時間,他竟不知道如何反駁江寧。
江寧又開口說道:“我就不一樣,首先,我沒有拜他為主公,不管我做了什麼,和他沒有關係,不影響他的仁義之名;其次,你作為我的師兄,我依舊可以參與到軍國大事,不影響我的想法和建議;最後,有些不是很友好的事情,你們做不得...”
“我能做得!”
“這就是我給自己的定位!而且平心而論,本身我就不喜歡他,若不是沒有選擇,我怎會選擇他?現在嘛,兩全其美,豈不快哉!”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江寧這番話也沒錯,主公確實有些仁義了些啊!
“子奕,你這個解釋我能理解,不過似乎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啊!”
“什麼?”
“你對主公的態度!”
“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這也沒法解釋你對主公的態度吧!哪怕按照你所說,你和主公理念不合,但是你沒必要當著他面拒絕吧,而且,貌似你已經不再是拒絕,甚至有些挑釁的味道,就差把‘我很討厭你’寫在臉上了!”
江寧笑了,說道:“回答這個問題嘛,很簡單,師兄,我就問你一句話。”
“你想要荊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