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曙光佈署的以十對一的包圍圈,竟然被張任輕輕一戳就破了。
面色鐵青的周曙光陣前處斬了不戰而潰的那個步兵方陣的營將,隊正以上軍官,盡數被砍了腦殼,血淋淋的頭顱被懸掛在旗杆上的時候,這些不久之前不是流匪、馬匪、豪強私兵的兵將們這才有些反應過來什麼是軍隊。
往前一步,很可能是死。
但不戰而退,絕對是死。
光一個周曙光倒並不能讓他們害怕。
但周曙光背後站著的遼國人耶律成材卻是一尊真正的閻王。
重新集結起來的軍隊開始了追擊。
此時步兵的作用已是不大了,騎兵成了追擊的主力。
先前一戰之下,被張任一口氣滅了數百騎兵,此刻因為周曙光本部人馬的加入,人數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
周曙強親自帶著這支隊伍狂追下來。
他們篤定張任跑不掉。
因為張任還要護著那些靠兩個胯胯逃命的罪囚呢!
如果拋下這些個罪囚不管,那他們這一次出擊的意義又何在呢?
別看張任剛剛大殺四方,一口氣便折了周曙光數百騎兵,上千步卒,但他自己,也留下了一百多騎在戰場之上。
十比一的戰損,聽起來很是駭人。
但現在周曙光還有九千餘人,張任卻只有不到九百人了。
只要張任還要掩護那些罪囚逃跑,那他就絕對是網中之魚。
只不過張任並不是這樣想的。
因為他現在並不是只有九百餘人。
任忠來了。
周曙光在估計張任麾下兵馬的時候,有一點他搞錯了。
那就是他認為張任只有兩個營的騎兵,所以這一次能出擊的,也就是這兩個營的騎兵一千餘人。
但事實上,張任麾下卻有騾馬等大型牲口上萬頭,所有的步卒,能夠輕鬆地進行機動轉移,那些人,雖然不能騎在馬上作戰,但騎在馬上趕路卻還是可以的。
不管是馬也好,還是騾子也罷,只要他們能載著士兵跑得快就行。
所以當週曙強帶著他的三千騎拼命地追趕,在太陽將要落下山巔的時候,他追上的不僅僅是張任的九百殘兵,還有任忠帶領的整整三個營一千五百人的步卒。
最要命的是,這些步卒已經提前到了這裡並且佈下了殂擊陣地。
當柞木炮發出怒吼之聲的時候,
當神臂弓遮天蔽日射下來的時候,
當想要逃跑,又被張任帶著的騎兵生生地堵住的時候,
不管周曙強如何努力想要把大家捏成一團與敵決一死戰,那些馬賊們,仍然第一時間便開溜。
只要有一個人開溜,必然便會有更多的人效仿。
這讓周曙光辛苦許久才設下的一個陷阱,徹徹底底的變成了一個笑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