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來當然是因為有心人的傳播,想要製造一點亂子,讓蕭誠的北伐進行不下去。
對於這些人來說,為什麼放著安安穩穩的日不過,非要起兵戈呢?
在他們看來,有長江天險阻隔,如今又還掌握著淮河流域這個戰略要地,完全可以維繫南北分治,沒有必要與強大的遼國去硬碰硬。
劉豫、曲珍等輩的確不足畏,但問題是,他們只不過是遼人的兩條狗啊,你打了狗,狗主人還不出來撐場面嗎?
過去大宋百萬大軍還被遼人打得四處找牙,現在半壁江山,焉是遼人對手?
這便是北人與南人在大政方針之上的根本對立。
如今朝堂之上,蕭誠,岑重,張振、胡屹包括韓端都是北方人,呂文煥也勉強能算上,成紹是個沒主見的,那頭風大就往那邊倒。
準確來說,朝堂之上,北方佔有優勢,但在地方,在民間,卻是南方勢力佔據絕對優勢。
在上頭我鬥不贏你,那在下頭我給你使絆子,讓你的政策落不到地,如此一來,想要北伐,豈不是一句空話?
正因為如此,所以蕭誠才要下狠手。
一來他需要一場場漂亮的勝利來說服南方所有人,跟著我蕭誠,有好處,大大的好處。二來,他亦需要將這股歪風邪氣狠狠地打壓下去。
百姓不能隨便亂動,但那些逃亡的禁軍,脫藉的箱軍,與山匪水匪有勾結的地方豪紳、官員,這一次卻全都在打擊的範籌之內。
南方安逸太久了,他們基本上都沒有見過,什麼是真正的兵鋒。
當雪亮的刀子懸在頭上的時候,恐怕絕大多數的人,都要瑟瑟發抖了。
只有少數人知道這把刀並不會落下來。
但對於蕭誠來說,只要大多數人服從也就可以了。
他可從來沒有想過對南方百姓說什麼家國大義,說什麼同袍情懷。
狗屁用沒有。
家國概念這個時候還根本就沒有形成。
現在連華夷之辯都沒個結果呢!
有人說狄夷之入中華則中華之,現在更有人進一步論斷,狄夷只要施行中國之法,便算是中華之。
這些從理論之上來論述遼人佔據中原之地實施統治正當性的玩意兒,很大可能是自己那位三妹搞出來的。
因為自己曾對她講過在某個時候,很多有大學問的漢人卻為了另一個狄夷政權服務,他們的理論根據,便是這一套。
還別說,這些東西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具有極大的欺騙性。
所以蕭誠現在最想做的便是舉起刀子,然後對麾下的老百姓說,跟我走!走不走?不走砍你!
這是威嚇!
第二條嘛,當然便是要拉攏啦!
拼命地發展經濟,把餅子做大,讓鄉紳、讀書人、農夫、生意人、甚至於官員、吏員都有得賺,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然後蕭誠拿著叮噹作響的銅錢大喊:跟不跟我走,跟我走,有錢分,不跟我走,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