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因為一首《喀秋莎》,整個俄國網際網路都在懷念前蘇聯。
而韓森的演唱會則依然在如火如荼的繼續。
即便是韓森本人,也不知道外界早已掀起巨大的熱議,不僅僅只是在俄國,在華夏,許多國人也是徹夜不眠,在盯著韓森的莫斯科演唱會。
而在波蘭,無數年輕人彷彿被激起了怒火,不僅把華沙國際體育場的負責人給五花大綁起來,更是在隨後,走遍街頭,把許多掛有韓森海報頭像的店鋪給打砸搶了一番。
相關的音像店收到風聲,更是連夜燒燬了韓森的一些實體專輯和海報。
在波蘭,尤其是在華沙,韓森這個名字,彷彿成為了禁詞,許多在波蘭避難的烏克蘭人,也加入到了這一浩浩蕩蕩的打砸搶的活動當中。
但凡事都是有雙面性的,雖然波蘭與俄國是世代之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烏克蘭人打砸波蘭人的店鋪,卻是被許多波蘭人所不能忍,後續,相關畫面在被曝光之後,烏克蘭人在波蘭的處境也一度是舉步維艱。
很快,在經過三個小時的演出,經過無數次的大合唱之後,韓森在莫斯科的演唱會正式結束。
但令許多人沒想到的是,因為蘇聯央視記者葉菲姆的相關報道,此刻,雖然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但莫斯科紅場上,卻是接連聚集了足足有二三十萬人。
加上內場的十萬名購票觀眾,此刻整個紅場足足有三十多萬人在場,在高空往下眺望,彷彿整個莫斯科一千五百萬人都聚集在了這裡,可以說是微微壯觀。
和去時一樣,購票的觀眾觀看完演唱會後,也是一一乘坐大巴,回到紅場。
這裡依然有數不清的衛兵在管控秩序。
但是卻阻擋不了現場二三十萬人的熱情,每當有一輛大巴從莫斯科奧林匹克主體育場返回時,都會引起現場二三十萬人的掌聲歡迎。
這一幕,就彷彿人們在迎接凱旋而歸的戰士一般。
許多坐在大巴車裡的觀眾看到這一幕,簡直是熱血沸騰。
一些年輕人更是激動的無法自抑,更加堅定了參軍的內心,只想著倘若有一天,戰後歸來,也能在紅場接受如此這般的尊敬和禮遇。
“聽說了嗎?華沙那幫兔崽子正在掀起反韓森的運動,許多在華沙的韓森歌迷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
“怎麼會這樣?”
“就因為韓森唱了《喀秋莎》,那群敗類就忍不住了,要抵制韓森!”
“是烏克蘭人在扇風點火!”
“真是一群渣滓!聽說韓森在華沙開辦演唱會時就遭遇到了圍攻!”
“老天保佑,我們親愛的達瓦里氏不會有事!”
“反應!我們一定要有所反應,畢竟韓森遭遇這樣的狀況,完全是因為我們的原因!”
今晚,當韓森演唱會結束,韓森本人乘坐專車前往下榻酒店休息時。
整個俄國的網際網路有志青年們,聚集在一起,商談片刻後,便是紛紛開啟了膝上型電腦,透過各種方式,向華沙當局官網以及各個政府機構展開了攻擊。
當晚,華沙這座常住有一百八十萬人口的城市,在晚上十一點左右的時候,陷入了大停電狀態。
在衛星上望過去,整個華沙可謂是一片漆黑,幾乎沒有半點燈光出現。
而華沙許多地標性的建築廣場上,許多大螢幕卻亮如白晝,螢幕中心則畫有一幅國旗,上面鮮明的印著鐮刀與錘子。
……
翌日,一早醒來,韓森就看到手機裡有十多個未接電話,以及多條微特資訊。
昨晚演唱會結束,三個小時的超強度工作,讓韓森非常疲乏,回到酒店後,稍微洗漱一番,補充了點水分,就直接入睡休息了。
他的私人手機常年靜音,特別是晚上入睡時,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恢復體力,也經常是關機狀態,所以根本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而助理王康成也瞭解韓森的休息方式,所以沒有緊急要事,絕對不會打擾到韓森。
這就導致,當韓森開啟手機,連線網路之後才發現,外界,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