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夏隨後宣讀了醫院科室安排
外科分為普通外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肝膽外科、器官移植、肛腸外科、燒傷科、骨外科。
吳猛超教授成為“大外科主任”兼四季器官移植中心中方主任
這是陳夏早就定下的崗位,由此可見,吳教授在陳夏心目中份量屬於最重。
錢永林、吳智斌、崔樹起、曾書勝、邱方覺、譚志桂等10人都成為了相應外科的中方科主任。
內科分為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腎內科、血液內科、免疫科、內分泌科、
協和醫院出身的齊長華成為“大內科主任”,
終於,他圓了自己多年的主任夢想,而且不出意外,四季醫院大內科的主任,將來的成就肯定遠遠高於他在協和醫院的大師兄。
陳夏在越州醫院的嫡系,吳紹臣成為了新任消化內科主任,他也是唯一一個年齡只有30多歲的科主任,足見陳夏對他的重視。
任元非為了讓徒弟能更好管理醫院,避免被認為是“任人唯親”,所以主動辭去了副院長一職
成為了“傳染病中心”主任,下轄“非傳染性感染病區”、“肝病病區”、“感染病區”及“呼吸病區”四個病區。
其中陳春的閨蜜,詹愛菊擔任了肝病科主任,帶著幾個小姐妹,繼續研究和臨床實驗乙肝抗病毒治療。
劉淑梅成為“兒科中心大主任”,來自復旦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的薛小臨是副主任
劉淑梅年紀已經大了,是過渡人選,所有人都看得出來,薛小臨這位國內兒科最傑出青年專家,將是未來的主任候補。
陳夏在安排科個科室的主任時,考慮更多的是能力,而不是人情。
四季醫院的起點太高了,高到你如果沒有能力,哪怕把你抬到主任這個高度,你也鎮不住。
到時你的下屬臨床水平個個比你厲害,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出國訪問一口流利的英語,你這個科室一把手怎麼辦?你好不好意思繼續當老大?
與其到時不光彩地走人,還不如現在就不要到那個位置。
這也是越州醫院的老同事們,很少有被安排成為臨床科室主任的原因所在,當個副主任沒問題。
劉淑梅被安排成兒科主任,那是因為老太太本身是解放前“國立中央大學”畢業,家裡又是書香門弟,所以無論她的能力,文憑,還是外語水平都非常紮實。
而婦產科的曾紅科主任就不行了,老太太是革命中成長起來的醫生,當年學的是俄語
你讓她接生小孩吧,這水平沒法說,絕對OK。
可是做為婦產科主任,不是說你能接生就萬事大吉了的
婦產科涉及的疾病,比如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變化,高危妊娠及難產的預防和診治,女性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及婦女保健等。
還要懂得現代分子生物學、腫瘤學、遺傳學、生殖內分泌學及免疫學等醫學基礎學科。
曾老太太是跟不上的,她年紀大了,也學不了了,不是人人都像吳猛超教授那麼牛逼的。
所以,來自協和婦產科的金潔擔任了婦科中心主任,來自華西醫院的全麗芳擔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