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抽空去河灣那看了看,打撈烏木的工作正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昨天晚上他們等到資源局的人過來拉上警戒線就走了,有資源局的人在那看著,打撈工作肯定不能晚上進行,於是今天一大早就有工作人員過來打撈。
由於烏木過於巨大,但劉家村這個路太窄,大的吊車根本進不來,於是資源局徵用了一艘採砂船過來進行打撈。
這樣一來動靜就變得大了許多,劉家村許多村民也得知村裡有烏木,也紛紛過來看熱鬧。
“這麼大個烏木得值不少錢吧,這誰發現的呀,居然還跑去告訴政府,自己偷偷賣了多好。”
“好像是劉軒發現的,就是4隊大山坡底下的劉軒,搞大棚草莓的那個。”
“原來是他呀,人家剛賺了幾十萬,怪不得不在乎這點錢。”
說這些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婦女,她們很多喜歡從經濟的角度去分析事情,你要就說一個劉軒,她們可能不認識,要說是那個搞大棚草莓賺了幾十萬的,她們肯定就知道了。
畢竟劉家村還是比較大的,四個大隊,300多戶人家,不可能所有人都知道劉軒,劉軒也不一定都認識,頂多就是把他們大隊的人全部認識。
當然,也有不少男人沉醉於打撈機械當中,紛紛駐足觀看,裡面有老有少,可能這就是男人的浪漫吧。
劉軒看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就先回家了,這時正好安廣告牌的人也來了。
他定製的是那種比較大的雙面廣告牌,手續方面都是廣告公司去搞定的,安裝廣告牌的負責人是一個姓徐的男人,他伸出手來和劉軒打招呼。
“你好,劉先生。”
“是徐先生是吧?”
徐先生手裡拿著一個檔案袋,把他遞給劉軒:“劉先生這裡是廣告辦理的手續,對了,你這廣告是準備安裝在哪?”
劉軒給他指了一個地方,就是從大公路下去到他們劉家村的那個路口,“安裝在這就行,從這條路下去就能到草莓採摘園。”
徐先生比了一個OK的手勢,然後就讓手底下人動工,開始安裝廣告牌。
劉軒定製的廣告牌其實也很簡單,上面就寫著桃山草莓採摘園,然後比了個箭頭指向劉家村的方向,底圖是他自己親手拍攝的草莓照片,看起來倒是鮮嫩可口。
安裝廣告牌也用了大半天,結束的時候也差不多該吃晚飯了,晚上7:00還有會要開呢。
“這一天天的還是蠻充實的嘛。”劉軒拿手機拍下廣告牌,然後發到朋友圈。
【桃山草莓採摘園正式開業啦,大家有空過來光顧光顧!】
底下一水的祝賀評論:
【開業大吉!】
【開業大吉!+1】
【……】
【666!!老劉沒想到你還真搞起這個草莓園來了,有機會我們一定過去嚐嚐】
這是大學同學的留言。
【對對對,劉隊長這草莓看得我都流口水了,啥時候我們去你那玩,你可得給我們報銷車費】
這個是足球隊的隊員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