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君起身說道:“晉室欺壓孤邢人多年,汝今不來,孤亦有起兵之意,晉君新亡,新君未定,此乃天賜良機!”
姬膳順其意回道:“君今助吾,吾若為君,定與邢君永修盟好!”
邢君大喜,邀其共進晚宴。
姬膳輕得邢君相助,亦是分外高興,應邀而往。
公元前718年春二月,王師,鄭甲,邢兵三軍齊聚翼城城外。
王師尹騰、武啟領前軍主將,帥軍一萬,戰車三百,於前開路;鄭甲祝聃、洩駕領右軍主將,帥軍一萬二,戰車五百,保障右翼;邢兵後離、邢耽領左軍主將,帥軍一萬二,戰車五百,側應左翼;姬膳攜其子姬稱,帥曲沃本部軍馬二萬,戰車八百,坐鎮中軍。
四軍五萬餘眾城外紮營,燈火連成一片,綿延數里。
城中晉室臣民慌做一團,公子姬光挺身而出,次日領翼城護衛甲士四萬,戰車二千乘,出城迎敵。
兩軍對壘城下,各自擺開陣勢。
姬光陣前喊話:“兵圍翼城,汝要反晉?”
姬膳出陣答話:“晉候無能,反便反矣,汝能奈我何?”
聞聽此言,姬光氣不打一處來,拔劍怒道:“反君之臣,留爾何用,吾便替君除害,取爾項上人頭!”說罷,長劍一揮,身後戰車齊發,步戰甲士緊跟其後,猶如決堤洪水衝向姬膳中軍。
姬膳緩退陣中,前軍主將尹騰、武啟攜王師護陣,戰車列前接敵,其後萬餘弓手搭劍齊發,一陣陣箭雨迎向晉軍砸下,不及交戰,晉軍便折其千餘將士。
掠過箭陣,晉軍戰車撞向前軍護陣戰車,尹騰、武啟帥師迎敵。
鄭甲、邢兵左右兩軍避過敵軍鋒芒,於兩側迂迴包抄,直取晉軍主將姬光。
陣腳不穩,前軍盡失,此乃兵家常識,敵軍突然變陣,姬光不敢馬虎,下令分兵阻擊。
鄭、邢二軍早已料知晉軍定會分兵來戰,留其一部迎敵,剩餘所部超向晉軍陣腳快速移動。
晉軍恐主將有失,棄攻姬膳中軍,回軍分迎鄭、邢左右二軍。
中軍主將姬膳見時機已到,下令王師開啟陣門,姬稱一馬當先越出陣門,身後戰車就近於各門跟隨而出,步戰甲士緊隨其後,於中路直取敵軍主將。
此時,晉軍被鄭、邢左右兩軍牽制,回軍迎戰姬稱已然來不急。
晉軍主將姬光見陣勢已被敵軍打亂,多戰無益,連忙下令鳴金收兵退入城中,姬膳三軍於後追殺,殲敵萬餘。
經此一戰,晉軍畏戰據城不出,姬膳競日於外叫戰不得。
為此,姬膳下令全軍攻城,令鄭將祝聃、洩駕領右軍圍攻南門;邢將後離、邢耽領左軍強破北門;曲沃姬膳、姬稱父子自領中軍直取東門;王師尹騰、武啟留守大營,以防敵軍劫營。
為免敵軍死戰,獨留西門無兵把手,供齊逃脫。
將令下達,各軍依令而。
是夜,三軍齊上,圍攻翼城三門,如此戰得三日,晉軍士氣盡喪,三軍幾乎同時破門。
晉軍主將公子姬光見大勢已去,攜其家眷出西門逃奔隨境而去,姬膳大獲全勝。
是夜,姬膳於翼城大宴席,以謝諸邦相助,並於席上自立衛為君,應兌諾言,割晉陽以北百里之地與鄭,與邢簽訂城下之盟,永結盟好。
唯有王師戰後顆粒無收,王師大將武啟怒問道:“各邦皆有戰利,維吾王師無得封賞,吾王師將士性命便不是性命,姬膳好不偏心!”
姬膳推言回道:“吾確於王畿留言,事成之後另有重謝,然將軍可環顧四周,翼城上下斷壁殘垣,何來黃金珠寶,望將軍容吾些許時日,吾定備下重禮親往王室致謝!”說罷,俯身朝其拱手施以一禮。
聽其如是說道,武啟亦不便責問,提樽言道:“如此,戰亡將士亦可瞑目安息於地下也,吾借薄酒一杯以謝姬子!”說罷,舉樽一飲而盡。
姬膳陪飲一杯。
心結解開,眾人歡飲至天明。
慶功宴後,各將攜本部軍馬回程本邦。
邢軍後離,邢耽領軍直入邢城大營。
鄭軍令鄭將祝聃、洩駕領軍回鄭,行得一半路程,接鄭公姬寐生君令,轉道晉陽,接防晉陽北地。
王師尹騰、武啟移師洛邑,回周覆命。
周室殿堂之上,周王姬林目光如炬緊盯堂下二人,責罵道:“吾將萬餘王師精銳交付汝等,汝等空手而歸,有何面目出現於寡人面前?”
尹騰跪拜回道:“非吾等不曾討要,只因翼城戰後只剩殘磚斷瓦,姬膳亦答應吾等,過些時日定會入周,當年致謝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