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貞兄,難道你就眼看著老崔一步步邁向萬丈深淵,你就忍心不救我嗎!”
說著崔呈秀雙膝一軟,就要下跪。張恪一看,急忙伸手,好歹兩個人並肩敵,他又是欽差,哪能讓他下跪。
“崔兄,有事好商量,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崔呈秀坐回位置上,擦了擦眼淚,說道:“永貞兄,我看是不會遠了,你可要拿出主意才是。”
“崔兄,你韜武略,向我討主意,豈不是緣木求魚,捧著金碗要飯嗎!”
“哎呦,我的永貞兄,你就別拿我開心了!”崔呈秀突然皺起眉頭,怎麼張恪話裡有話。
“永貞兄,你的意思是?”
“呵呵呵,如今遼東光復,朝廷總要派遣個官吧!若是崔兄願意,我可以保舉你出任遼東經略。”
崔呈秀一聽,頓時眼前一亮,以往遼東是個萬丈深淵,如今建奴完蛋了,就是避禍最好的地方。
若是成了遼東經略,手上握有兵權,加上張恪這個大靠山,就算京裡怎麼折騰,火也燒不到自己身上。
簡直是妙了!
“多謝永貞兄大恩,倘若老崔能當上這個經略,一定惟命是從。如違此誓,天打雷劈!”……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崔呈秀,張恪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京城局勢真的到了這個地步?
一旦天啟駕崩,崇禎繼位,東林捲土重來,大明朝只怕連一點救都沒有了。就算建奴的問題解決了,可是中原各地起義不斷,雖然都及時撲滅,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爆發出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起義。
以遼東如今的情況,除了遼西等地好一些之外,其餘的當真是千里無雞鳴,裡無人煙。當務之急就是趕快恢復遼東元氣,大量移民,精煉士兵,囤積糧草,等待時機。
朱明王朝已經維繫了二多年,也到了壽終正寢的時候,只要不是建奴搶走,落到自己的手裡,說不定會更好!
野心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時勢造英雄,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整整一夜,張恪都坐在椅上,一動不動,思考著下一步的行動,如何才能把握住敏感的時機……
就在崔呈秀他們到遼東的十天之後,京城又派出了第二波的欽差,帶著天啟的聖旨,一狂奔到了奉集堡。
“恭喜國公爺,賀喜國公爺,聖上下旨意,加封您為,還請國公……額不,是王爺,趕快接旨吧!”
崔呈秀滿面春風地前來送信,可是四下一看,張恪卻不在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