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是中國的一部科幻,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它創造了一個宏偉而又瑰麗的宇宙。
古箏行動是三體裡面的一段劇情,簡單來說,就是為了確保獲得一艘航行在太平洋上,名為“審判者”號巨輪上的機密情報。
因此不能對那一艘巨輪進行火力打擊,必須在完全殲滅那艘巨輪上的所有人員的情況下,又要確保那巨輪上的資訊不得到損壞。
在那本書中,由一個叫做史強的中國警察,提出了一個名為古箏行動的計劃。
古箏計劃所利用的是那本書裡面一種叫做奈米材料的東西。
它是利用分子建築技術生產而出的絲狀東西,粗細只有人頭髮的十分之一,但是就憑那小小的一根細絲,卻可以吊動數萬斤東西,強度堪比鑽石。
古箏行動就是具體內容是:
在那一艘巨輪經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在河道兩旁樹立起兩根柱子,然後在柱子上墊上奈米材料薄片,再纏繞上一根又一根的奈米細絲。
因為柱子之間纏繞的細絲,人們現象它的全貌,與我國古代的一種樂器相似,遂得名古箏行動。
最後,當那艘審判者號經過了駛行過了“古箏”之後,它的船體已經被切成了十幾片,切口光滑如鏡。
這本孟組長也有看過,現在聽到慕容情說道古箏行動,自然明白了慕容情的話語意思。
在基礎物理的層面上來講,任何東西都是由最小的粒子構成的,隨後是原子分子這些東西。
所以一種東西如果能夠細到極致,且堅固到極致,那麼理論上是能夠切割開世界上任何東西的。
那本書裡的奈米材料是分子層次上的東西,所以對於一艘鋼鐵打造的巨輪,將其切割成了十幾片,且光滑如鏡,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經慕容情的提醒,孟組長也是明白了李小道要做什麼了。
他看向了螢幕中李小道身前的那一道薄如蟬翼的劍光,眼中是濃濃的震撼,道:“我記得你之前說過修道者的靈氣這種東西,其實就是宇宙之間最基本的粒子,擁有比分子層次還要細小的原始的構造。”
“雖然靈氣是最原始的粒子,但是修道者顯然還無法將之凝聚為最原始的狀態,如果凝聚成原始的粒子狀態,那就是奇點了,也是我們靈能核彈的研究方向。
而這位李道長的劍光顯然就是壓縮靈氣的一種手段,雖然無法將之壓縮到極致的原始狀態,但是達到《三體》中那種奈米材料的薄度還是沒有問題的。”
慕容情和孟組長這兩個人站在螢幕前一頓分析,已經把李小道的計劃完全的揭露了出來。
沒錯,李小道就是要以最鋒利的劍光,將這枚核彈切成兩半。
這樣的話,核彈受不到衝擊,就會自動解體,威脅他生命的巨大殺器在還沒有爆發之前就會胎死在搖籃裡面。
大西洋上空。
李小道已經盡了渾身修為去施展出了蜀山劍訣中的“天劍訣”。
修道者的劍仙之術,之所以有著那麼強且凌厲的攻擊力,就是因為劍修對於劍光的運用。
劍術中一種高深的劍法,就是將劍氣凝為了無比細小的一道線。
這在蜀山劍術裡面叫做“凝劍成絲”,李小道本已經達到了凝劍成絲的境界。
但是普通的劍氣細絲,根本達不到切割開飛速前進核彈的強度。
這唯有最強的蜀山劍術“天劍訣”才能夠做到。
但若要把這樣浩大的一道劍光,壓縮凝為一道細絲,對於李小道現在來說是極為困難的。
不過,生死存亡之刻,李小道本就是在賭命,他的神識在大腦裡面飛速的運轉,努力的將面前百丈長的巨大劍光壓縮成為細絲。
他在壓榨自己的潛力。
若不成功,就是死!
這種情況下,李小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道心又蠢蠢欲動起來。
若無意外,他能在核彈的死亡陰影下活下來,戰勝了這樣一場困難的逆境,他的境界將因此再攀高峰。
現實中,只過了三秒,李小道的眼耳口鼻便流出了鮮血,這是由於神識負荷太大,身體支撐不住的緣故。
李小道眼中已經露出了瘋狂,絲毫不顧難以支撐的身體,一旦讓核彈爆發,命都沒了,還哪裡顧得了那麼多。
“凝!!!!!”
李小道仰頭噴出一大口鮮血,內中蘊含了他大半神念和本命靈力,全數注入了劍光之中。
大西洋上空的那一道浩大劍光開始飛速的縮小,僅在一個呼吸之間就已經縮小至了肉眼幾乎看不見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