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聖一劍刺在了李小道的胸口。
不過,李小道並未因此就死,因為這裡是他的道心識海,面前的劍聖僅僅代表的是那幾重封印的具象,代表的是他的困境。
所以,儘管李小道身上已經受到了多處創傷,一次又一次的被劍聖擊敗。
但是,他每次依然能夠再次站起來,繼續戰鬥。
這就是他的磨練,隨著他每一次的站起來,他的神魂都會因為這股不屈的意念而強大。
他的攻擊也將比上一次更強。
這就是他的道心,遇到壓力,帶給他的磨練,只能讓他道心變的更加強大。
蜀山大殿之中。
劍聖與蜀山掌門站在天地二字之前。
劍聖看著這個已經風燭殘年的老人,眼中閃過一絲憂色,不過他沒有說話。
儘管劍聖並未說什麼,但老人卻清晰地感受到了來自弟子的擔憂,他寬慰一笑:“為師已經苟活二百餘年,心念早在當年已死,若非蜀山這偌大基業不能因我而斷,為師恐怕早已歸去,現在見到你已經長成,足堪支撐起蜀山,我也就放心了。”
劍聖避過老人壽元這種傷感的話題不談,說起了另一事。
“蜀山此代弟子,除我之外,還有莫師弟,太武師弟,又有李師弟這等劍道天才,蜀山必可再度興盛起來。”
老人聽到這句話,內心再感欣慰,蜀山歷經百年,微弱的火苗終於再次壯大了起來,如此他也能含笑,去下面求得歷代祖師寬恕了。
劍聖說著此代弟子,又提起了李小道:“可惜,李師弟選的修道一路,他的道比我要更難走許多,他選了這條路,便註定一生都要與艱險磨難為伍,唯有這樣他才能不斷完成己道。”
劍聖的道只需要放下,即可入道,與道合一,而李小道的道需要以一生的時間都來奉行己道,也就意味著他這一生一直都將處於最險惡的情況下,需要無時無刻在艱難困苦中磨練自己,只有這樣他才能不斷進步。
老人嘆了一句:“那孩子是個好孩子,就是執念太重,就與為師當年一樣。執念太重,只會傷到自己,傷了別人。”
劍聖默默道:“這是他自己的道,大道三千,放下是道,執著也是道,我們能做的只是祝福他,希望他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更久。”
老人聞言看向了劍聖,略一沉吟,道:“你為他營造了一個利於他悟道的環境,雖然他的道需要困境,但是如此太顯刻意,終究幫不了他太多。”
劍聖臉上一黯,道:“他本意是要直接下山完成己道,欲讓自己處於大危險、大恐怖之中,那雖然能讓他直觀的感受到更強大的壓力,但相對的危險無可估量,他若下山,能因此成功入道的機率僅有一成,所以,弟子才出此下策,想讓他緩步前行。”
忽然。
就在二人交談的時候,二人同時心中一動。
劍聖看向了守靜堂方向,略帶一絲驚意的道:“我本以為他要將道心提升至能破掉我封印,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但沒想到他一月時間就出來了。”
他還是小看了李小道的信念。
那種面對壓力困境之後,不屈向上的信念。
他有多麼想要反抗他心中的那個東西,他的意念就越強,隨之他的道心就增長的越快。
僅僅一個月時間,李小道就將道心境界提升至了練氣巔峰,隨之,一舉衝破了劍聖的封印,脫身而出。
老人隨之道:“你給他的困境也只能幫助他到這裡了,就算你接下去,以元神之力給他施壓,但是你終究沒有殺他之心,他也因此感受不到太大的困境,你幫不了他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