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何必自欺欺人,若吳侯果真對你信任有加,何以在會稽安排許多心腹掣肘?
這兩年來,都督權柄日漸削弱。
若非都督精於水戰,恐怕這海軍都督,也輪不到你來擔當。”
“這個……”
賀齊有些詞窮,片刻後又道:“公瑾與伯符情誼深厚,先生既然掌握證據,何不尋公瑾相助?公瑾而今為水軍都督,若他肯相助,相信伯符之仇,也不難報。”
“叔父休言那無情無義之人!”
孫紹聞聽,突然大怒。
賀齊愣了一下,目光便轉到了孫紹身上。
徐庶則大笑道:“都督實在是太過忠厚,周瑜何等人物?江東俊傑,才智出眾。你以為,他果真不知道這其中奧妙?他若有心為孫紹報仇,就不會任由孫紹母子被人送去幽州。周公瑾此人才華出眾,我甚信服,然則論起品行,我卻無法苟同。
烏程侯遇害之後,周瑜便躲去柴桑。
孫公子母子在富春屢受迫害,他身為烏程侯的至交好友,而且與烏程侯還有連襟之誼,卻始終不肯站出來說一句話。其人明哲保身,才有今日孫權對他的重用。
要讓他為烏程侯報仇,恐怕比登天還難……”
說罷,徐庶攬住了孫紹的肩膀,“罷了,我道都督是一重情義之人,不想也是瞻前顧後之輩。放眼江東,竟無一個義士。公子,咱們走吧……便沒有人助你,丞相也能馬踏江東,為你父報仇雪恨。不過到時候,江東生靈塗炭,卻壞了烏程侯的一番心血。”
他攬著孫紹就走,而賀齊則面色鐵青。
眼看著徐庶和孫紹走到門口,賀齊突然起身,厲聲道:“且慢!”
“怎麼,難不成都督還要留下我二人,將烏程侯一脈斬草除根,向那孫仲謀效忠?”
“徐庶,你休要信口雌黃。”
賀齊閉上眼,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半晌後,他突然看著徐庶道:“徐元直,你可能保證,若我讓出會稽,你漢軍不傷會稽分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天還是大漢的天,百姓還是大漢的子民……丞相乃大漢皇叔,你又何時聽過,丞相蹂躪百姓?今我家丞相兵分三路,更屯兵徐州,江東勢在必得。便沒有你相助,我家丞相早晚會吞掉江東。有你相助,不過是憐惜子民,不想江東百姓受戰火之苦。”
“若劉皇叔奪取江東,可能保證公子江東之主的位子?”
“都督,你簡直在說笑。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江東乃大漢治下,何來江東之主的說法?不過丞相對公子極為看重,卻不會虧待了公子。至於將來公子可到何等地步,還要看他自己的本領。庶不敢妄言保證,但庶卻可以保證,只要公子有真才實學,他日成就絕不會遜色於烏程侯父子。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靠三尺青鋒博取功名,而不是依靠父兄餘蔭。
公子,你可贊同?”
旁邊孫紹,用力點頭,自信滿滿。
看著孫紹那自信滿滿的模樣,賀齊突然笑了。
他上前一步,來到孫紹面前,“若伯符在天有靈,見公子如此,定然會非常高興。”
孫紹的眼睛,頓時紅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