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如果真去了燕京的話,根本別想搞出什麼事端來。
賈詡這計策,倒也算是兩全齊美。一方面他是為曹氏一族的未來考慮,也算是報答了曹操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也透過這件事,向劉闖展示他的智謀,以期將來得到更穩固的地位。賈詡心裡很明白,如果他沒有足夠的表現,要在劉闖麾下站穩腳跟,著實不太容易。
劉闖帳下,人才濟濟。
更聚集了當初河北群賢,論班底比之曹操的班底還厚上幾分!
而徐晃和梁習對於賈詡的這個計策也非常滿意,在他們看來,賈詡所作所為,也算不得辜負曹操。
“此事,我會慎重考慮。”
“皇叔,接下來皇叔必然會入許都,又有什麼打算?”
劉闖看了梁習一眼,沉聲道:“想當年,我丈人之所以遷都許都,實在是迫不得已。
當時關中混亂,洛陽殘破,根本不足以為依持。而許縣地處豫州,人口興盛,糧草充盈,更兼有地理之便,所以才選擇為都城。可是現在,河洛漸趨穩定,洛陽也在不斷的恢復生氣。相比之下,洛陽更有帝王之氣,遠勝許都,器宇不足。所以我打算,入許都之後,便遷都返回洛陽。
如此一來,才算得是穩定國祚。”
在宋以前,天下莫不是東西相爭,洛陽、長安都是聚集有大氣運的所在。
所以,才有了‘得關中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而且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洛陽和長安,的確聚集了天下氣運的所在。若要真個中興漢室,長安、洛陽才是都城首選。
在這一點上,不管是許都還是鄴城,亦或者劉闖在幽州修建的燕京,都比不得洛陽長安兩地。
賈詡沉吟良久,深吸一口氣,好像是鼓足勇氣一般問道:“皇叔欲遷都洛陽倒也是一樁美事。不過,遷都洛陽,還需解決一個大麻煩。這許都的天子,卻不知道皇叔又準備如何安置?”
這一句話,不僅是讓劉闖愣住了,便是徐晃和梁習,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賈文和,你這句話問的,未免也太大逆不道了!
雖然說誰也沒有把漢帝當成一回事,可你不把他當成一回事是個人的事情,天子畢竟是天子,賈詡這個問題,的確是有些過分了。可徐晃和梁習也都感到好奇,他們也想知道劉闖的意思。畢竟,這關係到他們的將來……若劉闖說出什麼尊天子的話語,難免會讓人失望。
“賈公,這話是什麼意思?”
賈詡笑了笑,輕聲道:“難道皇叔不認為,陛下留在都城,始終是一個麻煩?”
“此話怎講?”
“想當初,曹公奉天子以令諸侯,天下人盡稱頌。
而曹公把天子接到許都之後,最初也非常的尊敬……天子那時候,與曹公也是君臣相得益彰。可隨著陛下穩定下來,便想要要求更多,還有另外一些人,總希望透過陛下獲取更多。
皇叔,恕我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吧,你所能滿足的,只是你能夠滿足的那些人,卻無法滿足所有人。
只要天子在你身邊,你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便不會停止。
今日金禕韋晃之流喪命,可明日便會有張禕,李晃出來跟隨陛下……到那時候,皇叔你又該何去何從?”
賈詡說的,是一個事實。
也是劉闖在此前,從沒有想過的一個事情。
是啊,只要漢帝在,就會有人湊上去。而劉闖最多也就是滿足他身邊的這個利益集團,卻不能滿足天底下所有的利益集團。一旦有些人得不到滿足,便會盯上漢帝這面旗幟,而後在暗中積蓄力量,似韋晃和金禕那般,在關鍵的時候從背後捅一刀子。這次,金禕韋晃這些人失敗了,可誰又敢保證,這種人會從此滅絕?到那個時候,劉闖又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事情?
大開殺戒,猜忌多疑……
劉闖閉上了眼睛,沉吟良久。
倒是一旁梁習,猜出劉闖的想法,於是笑道:“賈公,那你又有什麼妙計?”
劉闖,不能說出大逆不道的話語。
但是梁習,作為投效劉闖的新人,卻可以藉此機會,向賈詡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