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連忙躬身道:“末將明白,定會保護那人周詳。”
“順便,請孔明前來!”
“喏!”
太史享領命而去,劉闖則再一次走到沙盤旁邊。
目光炯炯的盯著眼前的涼州沙盤,半晌後他突然一聲冷笑,“我也想看看涼州名士的手段!”
++++++++++++++++++++++++++++++++++
成公英也知道,他這次激怒了劉闖。
可是,沒辦法……
大家各為其主,各有各的立場。他身為韓遂的謀主,更是韓遂的好朋友,又怎可能在劉闖面前示弱?
左右已經是勢如水火,那就索性撕破面皮。
從大將軍府出來後,成公英不敢在燕京繼續逗留。
當晚,他趁著夜色,帶著幾個親隨悄然離開了驛館,匆匆忙逃離燕京。
按道理說,他離開燕京之後,最佳的歸途應該是先往南走,而後西行返回涼州。可是他很擔心,劉闖不會輕易放過他。哪怕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他也不敢掉以輕心。所以,成公英離開燕京之後,便帶著人北上,試圖自塞北西行,而後自漠北入西涼,再回金城。
塞北,軻比能步度根聯軍和蹇曼聯軍已經休戰。
在經歷了近兩載的鏖戰之後,雙方都是元氣大傷……而伴隨著丁零兒禪的南下,雙方也不想繼續鬥下去。不管是軻比能步度根還是蹇曼,都意識到再打下去的話,於鮮卑並無益處。
漢軍經歷兩載發展,在大鮮卑山已經穩定下來。
雖然兒禪這兩年一直試圖攻破大鮮卑山,奈何田豫早有準備,數次將兒禪擊退,也迫使得兒禪不敢繼續東進,於是轉而南下。兒禪也知道,單憑丁零的力量,很難對鮮卑人產生威脅。所以他派人和堅昆人取得了聯絡,雙方商議之後,聯手南下,試圖奪取鮮卑人的地盤。
堅昆,和後世的吉爾吉斯族同根同源。
《史記》當中,堅昆又做‘鬲昆’。
在唐代時期,堅昆名叫吉嘎斯;而到了元代則稱之為吉爾吉斯;至清代,又喚作‘布魯特’。
在蒙古人崛起之前,北亞的白種人和黃種人大體以西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河為界。
堅昆是赤發碧眼的白種人,而丁零人則屬黃種。
漢代時期,堅昆主要是生活在葉尼塞河上游,從事畜牧業,又兼農業和狩獵,是當時西西伯利亞平原上一支極為強大的力量。其牧地遼闊,幾乎將葉尼塞河流域的草場全部佔居。
《漢書》當中曾記載‘堅昆東去單于庭七千裡,南去車師五千裡,與烏孫、塞種毗鄰,又與匈奴接壤。從這方面而言,堅昆是漠北地區最大的部族。西漢年間,漢將李陵投降匈奴之後,匈奴單于任命李陵為右賢王,長期駐于堅昆。其後人,以及西漢王昭君的後代與堅昆人融為一體。
公元前四十九年,匈奴西征,吞併堅昆。
而後鮮卑崛起,堅昆復又依附鮮卑……而至現在,堅昆擁有強兵三萬,更成為漠北地區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如果鮮卑沒有發生內亂,堅昆是絕對不敢答應兒禪的請求,與鮮卑人為敵。不過,也正是因為蹇曼的崛起,鮮卑自建安六年起便內亂不止,極大削弱了鮮卑的力量。堅昆人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於是也產生了窺視之心,便答應兒禪,聯手南下。
丁零、堅昆兩部大軍,又聯合烏孫、呼揭部落,大軍幾近二十萬,浩浩蕩蕩南下而來。
這種情況下,步度根軻比能與蹇曼三人,也不敢再繼續鬥下去,於是決定休戰,聯手對抗丁零堅昆聯軍。
成公英這時候選擇走漠北,倒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
他從燕京逃出之後,曉行夜宿,更不敢表露身份……在抵達幽州西北邊塞城市馬城的時候,他設法混入一支前往西域的商隊,而後離開幽州,穿越彈汗山,一路向西行進。
離開幽州之後,成公英總算是鬆了口氣。
劉闖對他的確是心生殺意,不過現在看來,他還算是遵守了規矩。
所以,成公英也放了心,開始留意這塞北的景色。
已到了暮秋時節,塞北秋風蕭瑟,隱隱帶著一絲嚴冬的含義。成公英對這種景緻,倒是不太陌生。不過他一路走下來,卻發現這塞北與河湟乃至西涼相比,雖同樣蕭瑟,又隱隱含著勃勃生機。
與商隊中的人交談,成公英更得知,這支商隊是中山張氏名下。
他們主要是經營從西域到幽州的商路,把西域各種異域貨物送來幽州,又將中原貨物賣到了西域。
“而今賴皇叔威名,總算是重新打通了西域商路。
你是不知道,那些西域的稀罕物品甚多,在這邊銷售極好;而且,那些西域商品到了燕京之後,會迅速被送往江東、中原以及交州各地,並且從那邊換來極其豐厚的回報。我們走這條商路不過一載,卻抵得上過去十年間的收益……呵呵,皇叔對此,也是表現的很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