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忍不住鬆了口氣,他是真有些害怕,劉闖會好大喜功,強行建造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
“兄長,為何非要在幽州修建一座如此規模的王城?”
諸葛亮總覺得,幽州地理位置偏僻,環境也不甚好,甚至可稱得上惡劣。道路交通的情況,同樣不是特別出眾,在這裡修建大城,似乎沒有必要。
可他又怎能理解劉闖心中的帝都情節?
“中原繁華富庶,卻太容易消磨人的銳氣。
幽州朔風強猛,乃苦寒之地,更能夠磨練人的性情……我一直渴望,把我大漢打造成為一個‘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血王朝。建造燕京,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唯有直面刀鋒,方能磨練出不畏艱險的膽魄和性情,也唯有此,我大漢王朝方能夠延續千秋萬代。”
所謂千秋萬代,只是一個口號。
這一點,劉闖非常清楚。
但他既然想要向那個王座發動衝擊,自然希望國祚延綿。
在骨子裡,劉闖頗有些大明情節。因為在他的心目中,不管後人如何評價明代,可這個王朝的帝王的確是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劉闖對明代的帝王,頗有些敬佩。內心裡,他始終對和親這種歷史上頻繁出現的詞彙極為反感。一個強盛帝國,絕不是靠著和親能夠長久。不管後世如何評價那些和親的女子,但是在劉闖看來,那始終是一個帝國的恥辱。
“不割地,不納貢?”
諸葛亮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不和親,他能夠理解。
有漢以來,和親的事情頻發,並不在少數。可是這割地、納貢……諸葛亮心裡雖然不是特別理解,卻沒有再去追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劉闖這十個字,讓他內心激盪不已。
諸葛亮似乎有些明白了,劉闖為什麼如此重視幽州的建設。
也許在劉闖的眼中,這幽州就是關係到大漢死生存亡的地方,這裡更是大漢江山的門戶……
回到燕京,已有兩個月。
轉眼間,便是暮秋。
軍都山滿山楓葉紅透,遠遠看去景色極為壯觀。
不遠處,麋繯帶著幾個孩子,在諸葛玲幾女的陪同下漫步於楓紅之中。
歡聲笑語傳來,也讓劉闖的心情變得輕鬆許多。他示意諸葛亮徐庶黃珍和徐邈四人跟上,登上軍都山頂,眺望居庸烽火,心中陡然間豪情萬丈。
“對了,郭嘉情況如何?”
徐庶連忙道:“郭先生那邊一切正常,並無任何異動。
自得主公吩咐之後,我時常去拜訪郭先生。此人果然如主公所言,智計百出,不愧鬼才之名。不過,他似乎對天下局勢並不感興趣,庶幾次試圖與他討論正事,他都不肯回應……”
郭嘉自從被劉闖俘虜來燕京之後,便被劉闖安置於車騎將軍府中。
由於徐庶也是潁川人,和郭嘉是同鄉,故而劉闖便安排徐庶與郭嘉進行接觸。
劉闖手下,而今也不泛潁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