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沒有選擇,可你為什麼不能用一種比較緩和的方式來表明立場?何苦用這般激烈手段。
你可知道,三公子最得袁公青睞,大公子恐怕很難爭得過他。”
這世上,枕邊風最厲害。
誰讓袁譚老孃死得早,以至於他無法似袁尚那樣,有個老孃在袁紹身邊寵著,照顧著……
“你今日這舉動,勢必與三公子反目成仇,又何苦來哉?”
劉闖張了張嘴,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荀諶看了他一眼,起身走出門外,在確定四周沒有別人之後,他又回到屋裡,用手一指蒲席。
“坐下來說話。”
劉闖恭敬跪坐下來,“老大人,何以見天下大勢?”
“嗯?”
荀諶一怔,旋即眼睛一眯,臉上露出一抹頗為好奇的表情。
“孟彥,你有何簡介?”
“我說過,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近北方之局,已日趨明朗。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佔居大義之名,氣候已成。不管是淮南袁術,亦或者徐州呂布……包括我,都不是他的對手。之所以現在曹操還沒有動手,只是時機不待。若時機到來,他必然橫掃河南。
到那時候,袁公和曹操之間,必有一場龍爭虎鬥……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啊。且不問袁公亦或者曹公是否真個心懷漢室,但這江北之地,只能存有一人,老大人以為,誰又能取勝?”
荀諶那張略顯嚴苛的面容上,浮現出一抹笑意。
他輕輕嘆了口氣,“孟彥能有此見識,足見不凡……不過你這問題不免可笑,以袁公而今之實力,曹操恐怕非其對手。至於二虎相爭之說,我看有些危言聳聽,必是袁公獲勝,你以為否?”
“闖的看法,與老大人恰恰相反。”
一種穿越眾的優越感,驟然升起,劉闖忍不住直起了腰。
荀諶眉頭一蹙,“何以見得?”
劉闖大腦中飛快轉動,思索措辭。
歷史上,袁曹之戰前郭嘉曾有十勝十敗論,被後世人因為經典。
可實際上,那十勝十敗論裡,有太多虛假的東西存在,很多東西是郭嘉為給曹操增添信心而特意加上。袁曹之間的差距,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而袁紹,更不似郭嘉所說的那麼不堪。
否則的話,曹操也不至於在官渡之戰發生後,整整用八年的時間,才統一北方。
這裡面原本就有許多誇張之處,有些東西,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可能就使曹操信心大增。
官渡之戰發生以前,曹操最缺乏的不僅僅是兵力,而是信心。
事實上,在當時許多頂級謀士的眼裡,曹操都不是袁紹對手,甚至包括曹操,都沒有信心。
所以,這十勝十敗論如果全部拿出來,反而會引來荀諶恥笑。
更何況劉闖,也不太可能把那十勝十敗論,完全記住。
他只能從中篩選,選出最適合的藉口。
所以,劉闖思忖片刻之後,輕聲道:“袁公雖持大將軍印,可號令天下,但不奉朝廷,與禮不合。而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則道義之上,勝袁公一籌,此我認為,袁公必敗之其一。”
“嗯,師出有名,奉詔討逆……”
荀諶想了想,點頭道:“孟彥這其一,說得還有些道理。”
“這其二,秦暴政以行天下,律法森嚴而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故而高祖定鼎關中,約法三章以得老秦民心。然大漢鼎立四百年,亂象已生,當以重典治理天下。此重病還需猛藥醫。然袁公以寬濟寬,看似仁德,實則是病上加病。律法本就廢弛,怎能再行舊事?今禮樂崩壞之際,當以重典,方能是宵小心懷畏懼,而曹操恰好做到這一點,使上下知制,律令統一。如此,可為治勝。此為闖言曹操獲勝原因之其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