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孫策之死,無疑是他最感到遺憾的幾件事情之一。前世,他就時常在想,若孫策不死,天下又將是怎樣的態勢?曹操何等驕傲的人,在提及孫策時,也不禁發出感慨:獅兒不可與之爭鋒。
然而,在後來孫權接掌江東後,他也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也許在後世很多人眼裡,這句話是曹操對孫權的讚賞。
可劉闖卻認為,相比起孫策,曹操根本就沒有把孫權放在眼裡。
生子當如孫仲謀……
換句話說,你孫權孫仲謀,也就是和我兒子一個水準,不足為慮。
可是孫策呢?
獅兒不可與之爭鋒……這傢伙,實在是難以抵擋。這評語背後所隱藏的含義,孫策兄弟才幹高低,也就一目瞭然。換句話說,孫策是可以開疆擴土的雄主,而孫權則是偏安一隅的守門犬,怎可能混為一談?
可是,歷史無法改變。
劉闖即便是再遺憾,也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孫策死了,孫權即位!
而今他重生於三國時代,更有幸和孫策相逢,心中的衝動就格外強烈,忍不住向孫策大聲提醒。
他總覺得,似孫策這樣的豪雄,可以戰死於疆場,卻不能讓他死在宵小手中。
只不過,孫策能否聽得進去,與劉闖沒有關係。在他看來,他之於江東,不過是一個匆匆過客。
“孫策,沒有為難你?”
太史慈一臉疑惑,看著劉闖問道。
劉闖憨憨一笑,“象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孫策想要追上我,沒那麼容易。”
“那你跑回去作甚?”
“我只是有幾句心裡話,想要告訴孫伯符。”
“原來如此。”
太史慈沒有再問下去,而後看著蕭凌,讚賞的點了點頭。
“劉使君果然無識人之能,麾下有如此勇將,卻要偏信張英,實在是可惜之至。”
蕭凌臉一紅,露出羞澀姿態。
步騭一旁突然開口,“太史將軍,我小妹而今已背井離鄉,不得不遠遁潁川。
我這次來,就是希望找到子升,帶他一起離開。可子升不肯,還請太史將軍能夠高抬貴手。”
“你要帶子升走?”
太史慈眸光一凝,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步騭道:“想當初,子升為求建功立業,所以才投奔劉使君;而今劉使君節節敗退,我更不想我小妹年紀輕輕就守寡,所以只好厚顏請求,希望太史將軍能夠高抬貴手,讓子升離開。”
“我不走!”
蕭凌那想到,步騭會在這時候提出這種要求,頓時急了眼。
“今孫賊肆虐,禍亂江東,正是我輩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劉使君此前敗退,不過是輕敵所致,待他在豫章重整旗鼓,定可以大敗孫賊。會稽郡太守王朗,交州刺史士燮都支援劉使君,我不信,他孫伯符能夠一直贏下去,能夠霸佔住江東。
我正要在此建功立業,怎可為兒女私情而……”
蕭凌說的是義正辭嚴,滔滔不絕。
不過不等他說完,就見劉闖上前一拳砸在他臉上,把他打翻在地。
劉闖是何等氣力,雖然已盡力控制,可這一拳下去,還是把蕭凌打得半張臉都紅腫起來,好像饅頭一樣。
“你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