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曾多勤去創傷外科發展骨病科。
不成,他退,曾多勤依舊可以如願帶組,施展自己的才華。
這裡面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方子業比較強勢,能力也非常強,任何人都不敢隨便動他。
現在,已經不單純是其他的教授要欣賞方子業了,而是方子業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發展,已經牢牢地與中南醫院的整個骨科相容,成了真正的頂樑柱。
動了方子業,不說整個中南醫院骨科的根基就要塌,而是中南醫院的骨科就很可能立不起來了!
不會滅,只是發展不起來。
這也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
多少年才能出一個方子業一樣的人物?
即便是胡平東,即便是曾多勤教授,也不會想著真把方子業給趕走,以痛治痛。
杜新展等人都站了起來,包括方子業與鄧勇二人,目送著胡平東離開到視野之外後,才陸陸續續地坐了下來。
“那今天的會議,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其實也沒有太多太好可以宣佈的。”
“劉煌龍你留下來一下。其他人都各自散了。”杜新展吩咐了一聲後,眾人也就真正散了去。
出了門後,方子業老老實實地站在了鄧勇的身邊,不悲不喜,不卑不亢。
杜英山、寧海青以及曾多勤三位教授此刻的表情則是格外佯怒。
即便是杜英山,之前與方子業關係特別好的教授,此刻都低語罵了一句:“方子業,你有些過分了。”
“那可是胡主任!~”他沒有說是我師父。
方子業的眼皮輕輕一抬,面無表情地道:“杜教授,過分不過分,要看我們各自的視角。”
“骨病科缺少的是發展,是空間,是資源,是內部矛盾,而不是我把胡教授逼走了。”
“而且,這種事情,以後還會在骨病科發生很多次。”
“不管你杜主任承認不承認,我方子業依舊是骨科的人,而且以後,很有可能第一個升任的就是骨病專科的主任醫師、骨腫瘤科研方向的教授。”
“也不只是我一個人會因此而受益。”方子業語氣平定地如此說了一句後,便不再多提。
微型迴圈儀與骨科腫瘤的化療,是跨階級、跨領域、變革式地突破,它會給中南醫院骨病科帶來的好處和助益,只會是雞犬升天。
到時候,才是真正到正高滿地走,副高不如狗的地步。
如何把科室裡的人才留下來,如何解決分配均等的問題,杜英山作為現在骨腫瘤專科的主任,必須要考慮清楚。
不然,到時候就是大家各自拿著蛋糕跑了,中南醫院的骨病科,依舊會散架。
但這是骨病科的內務,方子業並不負責解決。
反而,鄧勇對於創傷外科的遠期規劃,已經成熟,那就是創傷中心分病區的建立。
袁威宏、陳芳副教授、彭隆副教授、謝晉元副教授等人,都快升正高了。
因為方子業在碩士二年級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是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如今過去了多年,他們該晉升了,但鄧勇早已經將平臺搭建好,有位置,有多多的位置。
這就是言傳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