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研要給博士畢業讓步的話,那麼就別搞科研了。”方子業的心態很穩。
開什麼玩笑,一群將畢業的博士罵又怎麼樣?
有了成果就發表成文章,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麼?
還要等你們都畢業了再發啊?
你們怎麼不想著你們的老師跪著求你們畢業,老師把所有的成果都塞給你呢?
固然,會對他們有一定的影響,但身為博士,在做科研的時候,就是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
方子業在碩士答辯的時候,同樣被人點對點地懟過啊?
那還是要隨機應變?
剛好這時,洛聽竹電腦微信介面的一條私聊資訊亮起了紅點。
“師姐,你還線上吧?”
“剛剛我老師又發火了,他說想把你男朋友揍一頓。”
“還是有人勸說,你男朋友是骨科的,他才消了氣。”洛聽竹點開後,馬上又點去了其他地方。
方子業則握住了洛聽竹的手:“別啊,讓我看完。”
對方的備註是,基礎醫學院、基礎實驗室林嘉嘉。
方子業再往上翻了幾頁,才發現!
這個林嘉嘉的老師,是基礎醫學院裡面,專門研究基礎實驗基礎方法論的,他的課題深入方向就是,正面加強“腫瘤的遷移和侵襲實驗”,對transwell小室進行改良。
換句更加通俗的話就是說,他論證的方向是,現在的遷移和侵襲實驗基礎理論最佳化的。
方子業這一篇文章,直接把他研究的結構都給打散了。
橋一拆,撞(cuan)死了一位。
關鍵是前期投入的錢也投入了,立項也立了。
方子業是真的不知道這件事,而且知道了也最多隻會勸對方別繼續投入錢了。
基礎科研,可以精進的方向太多了,基礎理論之所以難,就是難在不確定因素太多。
“回吧!~”方子業陪著洛聽竹坐著。
“別生氣了,我請你喝奶茶。”方子業安慰道。
洛聽竹覺得心情好多了:“我就是不想再離開師兄你了,這我好冤枉啊。”
“冤大頭在這裡呢。”方子業指了指電腦螢幕。
“林師妹,這課題研究方向和理念相悖,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做科研的人和團隊那麼多,不可能每個團隊做實驗前都一一溝通商榷。”
“其實你老師的課題也沒錯啊,遷移和侵襲試驗,是可以進行改良和最佳化的。”
“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洛聽竹回道。
林嘉嘉道:“師姐,話是這麼說,但我老師是打算用這個課題去申請傑青的。這下子全完了。”
“啊?我明年還能畢業嗎?”
“現在就算是有了研究成果,也是炒向飯了……”
“師姐,你男朋友在旁邊嗎?”
林嘉嘉問。
“在!!”洛聽竹答。
“麻煩師姐讓他迴避十分鐘。迴避十五分鐘。”
“好!~”洛聽竹給方子業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方子業嘴角抽搐著起開。
合著洛聽竹平時都是這麼搭建人脈關係的是吧?連‘老公’都‘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