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如今的很多治療,比如結核的治療,縣醫院和省級醫院同樣可以標準化地化療,但因為藥物的細節處理不同,劑量調整不一樣,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體驗也會不一樣。
這就是功力的問題。
方子業作為原創者,會更加舉重若輕。
肖教授和孫教授繼續看了一會兒,越發地發現方子業的細節處理,更加系統化。
一直並未開口的孫教授就問道:“方醫生,你之前整理的理論裡面,是不是還有一些細節並未完善啊?”
“感覺你的操作手法,與我們略有差距。”
同樣的清創術,基礎的清創術講究的原則就那麼些,發展非常成熟,只要到了一定的境界,大家的操作都大同小異。
只是清創術是基本功,它會根據不同的病損而發生改變。
比如說病損切除的清創術,與普通急診的清創術就會有差異!
方子業聞言道:“一些太過於細枝末節的問題,我沒有填補,就是避免自己的理解會導致實驗者偏差,影響了術式的發展。”
孫教授點了點頭道:“方醫生,那你覺得,我和肖教授的配合,沒辦法這麼契合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剛剛看你的修整,好像也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操作點。”
方子業的操作就只有細節不一樣,整體的原則依舊大同小異。
方子業認真地想了一下,並未回話,一邊操作一邊思考。
“負壓吸引器!~”
“給一根神經縫線。”方子業不知道這裡對不同縫線的稱呼是如何,就直接用最樸素的表達方式。
“開一根艾科縫線。”孫教授馬上幫忙喊,就怕巡迴護士不搭理方子業。
巡迴護士馬上將艾科縫線開上了臺,由巡迴護士傳遞到了手術檯上的彎盤,正對面的肖教授則是直接將負壓吸引器送到了方子業想要的位置。
方子業繼續清理了一下術野裡的血水,才慢慢道:“可能肖教授和孫教授可以嘗試一下留白。”
“所謂的留白就是在折轉位置,空留一部分操作,而後由一個人完成。”
“孫教授和肖教授你們的基本功都要優於我,但可能是個人的理解不一樣,所以就導致了細節湊合點不夠圓潤!~”
“這是個人的理解偏差導致了湊合位置的生硬。”方子業非常謹慎地謙虛了一句。
當然不能說你們兩個配合起來就是自己搞自己的,能力都有,但聚是一坨屎,散則滿天星啊?
肖教授自然非常輕易地就理解了方子業話裡面的意思,抬頭看了一眼孫教授,輕輕點頭:“謝謝方醫生指點,我們下次注意一下。”
兩位教授合作做毀損傷一點都不丟人,之前在鄂省的時候,還是三個醫院創傷外科的巨擘同時配合在了一個手術檯,最後且才完成了保肢操作。
如今需要多人配合,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配合也是極為有講究的。
方子業並沒有去觀察其他人的情緒和麵色,依舊在對已經做了手術的細節進行修繕。
更重要的是,神經的縫合,方子業又補了幾針。
操作完才謹慎建議說:“肖教授,神經縫合,可能還是需要交給相對專業的人操作!”
“神經的對接沒有做好的話,會影響二期手術以及一期手術康復後的大功能。”
“操作也差不多了,我就先下臺去隔壁了。”
“辛苦兩位教授完成後續的操作。”方子業仔細觀察了一眼後,抬頭詢問兩人的意見。
“好好好,方醫生你先去隔壁手術間,等我們完成了手術之後,再過來與你取經。”肖教授快速點頭。
並且對張元聰等人吩咐:“幫方醫生脫一下無菌手術衣。”
張元聰和皮高興二人馬上上前來幫忙。
而這時候,肖教授就湊到了之前方子業的位置,繼續與孫教授二人細緻地打量著,一邊在細聲探討著什麼。
“你看這裡,方醫生就處理得很好,這樣的轉接至少會讓患者術後康復提升一個層次,這一點我們之前怎麼沒想到?”
“還有這裡,方醫生補了兩針,我們之前的神經縫合有點太粗糙了,我們還要請一下杜教授過來串門或者私下裡培訓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