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業出門就叫了個車,到了急診科門口上車後,就奔著學術會議的現場而去。
方子業在這一次的學術會議和青年大比武中,共有四個專案。
今天上午的手術直播,今天下午的創傷外科比賽分賽場的切開術賽前操作展示。
週六上午的毀損傷專題學術報告,週日最後一天時,手外科縫合術專案的評委。
之所以這麼安排,主要就是讓方子業在省內開始亮眼,讓方子業逐漸進入到鄂省創傷外科這座江湖。
每個人想要走教學路線,就必然要先進到專科的江湖內。
小的教學就是教學生,更大的教學就是同行的交流。不與同行交流,如何進步?不分享自己做的東西,一直等著別人來主動了解你?
憑什麼?大家都這麼忙。
因此,學術會議就是在特定時間內,同行間進行交流的一次契機。
……
方子業就是個無名小輩,到了酒店後,自然無人迎接。
倒是遇到了有人送外省的專家在午休後乘機離開的。
但送人的團隊不是中南醫院的,方子業並不認識。
根據學會會議的日程安排圖,方子業就在一點五十五分,找到了創傷外科分賽場。
出現在分賽場後,終於是有人認出來了方子業:“子業,你可算來了,你要再不來,我就得打電話報警找你了。”
“這已經都五十五了,兩點一十分操作預演就要開始了。”說話的是同濟醫院的龍源。
龍源頂著一顆方顱大平頭,一邊說話,一邊站起來給方子業發放工作牌,而後再示意身旁的研究生趕緊去拿白大褂工作服。
雖然是比賽,但再怎麼不是手術室,也要對醫學賽場表示尊重,不穿無菌手術衣,白大褂工作服還是要來一件的。
以前在恩市的時候,吳軒奇幫忙引薦過。因此方子業還有印象,方子業開始叫人:“龍教授好。”
“鍾教授,董教授。”
協和醫院的董東昇副教授和同濟醫院的鐘文淵副教授在看到方子業的一瞬間,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可能很多人都不認識方子業,但他們是認識的。
去年的創傷外科分會場,方子業是參賽者,最後拿到了特等獎。
雖然有運氣的嫌疑,另外兩名實力更加厲害的‘弟弟’因管不住‘弟弟’,就被叫去問話了。
可方子業能夠在吳軒奇等人的圍剿之下還能脫穎而出,就代表著方子業的實力真的很強。
然則,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一年!
方子業半年如煙消雲散,半年如如來神掌,從天而降!
董東昇靠近鍾文淵幾步:“淵哥,這位就是最近半年的‘熱搜’狂魔啊?”
鍾文淵看了看方子業,抿著嘴點了點頭,嚴肅的表情中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就是這位大神啊,還有一個外號叫牛魔王,連段教授都被他踹了一腳。”
方子業聞聲,盯向了鍾文淵。
去年只顧著看鐘文淵的教授風采和高階的操作技術了,完全沒有注意到,鍾文淵就是一顆大頭。
鍾文淵的頭是真的有點大,稍微搖動一下,就能輕易地越過肩膀。
方子業道:“鍾教授,董教授,我怎麼這麼多外號呀?”
“沒辦法啊,誰讓讓小方你太厲害了,以至於讓鄧教授特立獨行了。”
“你們取得的進步太多,可不就是小範圍的熱搜了麼?”董東昇道。
比起鍾文淵,董東昇可以說是小頭了。而且,董東昇左邊的嘴角處,還有一塊小兔唇缺。
去年董東昇示教表演時,戴著口罩,方子業都還沒特別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