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這個你自己選擇,我不能給你暗示或者明示,不然你又覺得我是在給你指定醫院,然後我賺推薦你去醫院的介紹費。”
“這種缺德的事情我不幹,除了我們醫院,其他所有醫院,你都可以去,只要你提前聯絡得到床位,對方願意接收就行,但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聯絡同濟等幾家大醫院……”
“真不能你們安排手術啊?”川省中年還是不死心。
“兒豁你!”袁威宏可能是走江湖比較寬廣,所以還會那麼一兩句川省話。
這話一出,對方覺得可信,嘆了一口氣,往旁邊滾著輪椅過了去。
“走吧,我們去看一下復位的情況。”袁威宏不再糾結,給方子業做了前期的示範後,他還想要最穩重地給方子業兜好底。
自己這個學生,戀愛了之後,就完全忘記了自己有個師父似的,在接任住院總之前,都愣是重要的問題,一個不問。
其實所有人都以為,復位之後的複查結果評審,只是一個程式!
但其實不然,觀察復位後的情況到底妥不妥當,才是評估一個人水平的真實體現。
方子業和袁威宏再次走進到診室,裡面的人七嘴八舌在討論。
“今天可算是漲了見識哈,以前都只聽說,來了醫院裡就要一大堆的檢查,然後住院,沒想到還真能看到在短影片裡面看到的馬上覆位,也不打針吃藥手術這樣的場面。”
“對,可能我們都比較片面吧,以為只有老中醫在搞手法復位。都認為西醫就只是做手術。”
“……”
正討論的時候,看到方子業和袁威宏進來,靠近門口的人就和方子業打招呼:“方醫生,我們這個,還要去複查一下嗎?”
“對,都要先去複查,這樣評估出來的結果才能更加放心。”方子業的目光真摯,語氣也相對隨和了些。
畢竟,等會兒還得把你搞成不在我們醫院住院,所以提前要預設性的打好關係。
複查,評估複查結果,雖然重要,但過程卻不復雜。
主要評估復位後效果的方式有這麼幾種。
第一,看症狀是否緩解。
第二,看畸形是否消失。
第三,看關節脫位復位後的主動和被動活動是否恢復。
第四,則是看平片上的關節是否已經在位,是否有軟組織卡壓或者假性復位,如果都沒有的話,就證明是高質量的復位。
第五,則是看有無復位過程中的併發症,比如說骨折啊之類的。
袁威宏看片子,方子業則負責做復位後的查體,看主被動活動這些……
袁威宏的閱片功力,他自認是要高於方子業的!至少袁威宏這麼覺得。
因此,袁威宏可以看得到,方子業處理過後的病人啊,不僅是畸形消失,活動度恢復,這一批覆位的這四個病人。
竟然一個病人都沒有‘附加症’!
什麼叫‘附加症’呢,就是復位後,既定大機率存在的併發症。
一般而言,復位的時候,會出現關節腔內的軟組織輕微撕裂,滲血,或者是有撞擊之後的水腫訊號等情況,這是關節脫位手法復位初學者,最容易搞出來的。
這些症狀雖然無傷大雅,經過休養都會恢復。
而且這些症狀,比如說滲血之類的,如果功力不到的骨科醫師根本就看不出來。
但袁威宏自己可以看得出來,因為這是他閱片術提升之後,一種來自於自身實力的最大底氣。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