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正如方子業之前預想的那般,科室裡的病人量,並不是很多。
恩市中心醫院裡的創傷醫學中心,不是恩州的強科室,因此這裡的創傷中心想要收到病人,純粹依靠的是運氣成分。
而且,急診病人量都不多,方子業這個所謂的跟班住院總,不過及時徒有其名而已。
也正如方子業所預料的一般,除了毛懋郭雲磊等小住院醫師值班的時候,會打電話叫他之外,其他人值班,是不可能把他喊去急診科做急會診的。
第一,拉不下面子,第二,不好給方子業兜底。
畢竟方子業的職稱比他們低,打電話讓方子業去看的話,還得給方子業收拾可能產生的誤診尾巴。
與此同時啊,在臨床上,因為吳國南主任和申濤兩個人的參與,基本上都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方子業的操作機會中規中矩,大的操作不多,因為申濤到這裡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對這邊的年輕醫生,比如說薛濤進行手術帶教。
申濤自己也有一定的教學任務,他不是那種下來只是走個過場的人,而是想要紮紮實實地做一些事,為自己增加基層工作經驗的同時,也給給了他機會的恩市中心醫院,留下一點東西作為回報。
但小操作,方子業是吃得滿滿當當的,在手術檯上,偶爾一個手法復位,偶爾一個內固定器械的操作,甚至還有在作骨不連手術和骨搬運術時,方子業還能錘鍊一下自己的截骨術……
方子業並未把自己的截骨術等級加點得太高,因為他透過與吳軒奇師兄的相處,知道了,你的能力太高了,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能力太強,可能別人就不好意思在你面前展示帶教的能力了,把一些新的東西告知給你。
而如果能力太弱,那也不行,別人會覺得你沒有悟性。
比如說吳軒奇接觸過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就給了方子業,雖然這有黃海濤副主任醫師的原因,但也是方子業自己的能力和天賦夠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方子業就把自己的加點進度,管控在了一個正好被申濤師叔重視,但不至於打擊到他道心的情況。
雖然說,申濤沒有像吳軒奇這樣,給方子業帶來新的指點方向,給方子業帶到了一個現實理論理解中的‘超脫’之境界,可也是讓方子業漲了許許多多的見識,甚至讓方子業對創傷外科的基礎理論,都在投餵沒有加點下,得到了不少的提升。
同時學識點也是不少的,每天的小操作,加上值班了四次急診班做了幾個骨折的手法復位,基本上每天可以從臨床中拿到的學識點,平均下來維持在了40點左右!
半個月的收入就是600,即便是偶爾加點技能消耗了一點,但也存了足足五百之多……
當然,方子業的學識點來源,自然不僅僅只有臨床操作,還有就是在張明燦主任組的實驗組裡,方子業透過看那兩位‘師弟’的神奇操作,半個月下來,累積收穫的學識點,竟然不亞於臨床。
就知道這到底有多誇張了。
不過,方子業也不僅僅只是看他們笑話,而是讓他們去操作,然後再予以指點和修正,這也算是一種反哺,或許杜海兩人不知道他們給方子業帶來了什麼,但方子業自己非常清楚。
這樣一來,方子業目前的學識點餘額,竟然來到了2200+。
這樣的學識點餘額,可謂是讓方子業非常安心了。
有這麼多的學識點儲存,方子業覺得,如果在省青年醫學技能大賽之前,沒有什麼特殊的事件,方子業可以衝擊一下四個4級技能去參賽的程度。
好說歹說,也得拿下個一等獎玩玩。
一等獎的獎金,那可是兩萬。
在這半個月以來,張明燦主任以及洪都主任二人,都是多次找過方子業攀談。
主要就是,張明燦勸方子業放棄跟班住院總的職務,好好地去實驗室裡,正好臨床任務也不忙,希望方子業可以把課題組裡面的錢都用掉類類的話。
張明燦主任甚至還非常隱晦地給方子業表達過,他手裡有一個非常特別地東西,這個東西方子業若是使用得當,以後晉升到教授職稱,都是一路暢通無阻的。
只是,方子業對張明燦的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張明燦自己都不是教授,他手裡能有這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