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接近年關的時間,漢市的溫度可也冷,其溼冷的程度,不亞於夏日裡的高溫。
洛聽竹也換上厚厚的白色長款羽絨服,羽絨服的下襬到膝關節下方几公分,看起來像一隻白色的企鵝。
看到方子業靠近並與她並行的時候,洛聽竹稍微有點緊張的閃躲了一下。
方子業則說:“聽竹,謝謝你啊,你昨天發來的圖片,我剛又抽空看了。”
學識點還是得到了,雖然只得到了6點。但是還有兩張與學識點無關的圖,讓方子業的嗅覺靈敏起來。
方子業不是個鋼鐵直男,否則的話,也不會有點懂事,雖然沒有鑽營人情世故,可在體會別人的用意這一點,有點敏銳。
只不過方子業不敢相信和不敢想象,這是那個看起來大方,其實格外收斂的洛聽竹能做出來的事情和會直接表達的意思,就怕自己會錯意。
“實驗的結果還行吧?師兄。”洛聽竹微微偏頭,努力地把話題歸正,不偏離哪怕一分角度。
“實驗結果是不錯的。可以作為素材用了,不過聽竹你後續打算往哪條支路跟進?還是直接做LDH的上下游通路?”方子業隨口問了一下。
“應該是上下游的調控,這樣比較穩妥!”洛聽竹慢慢卸下緊張。
而討論科研,即便是在電梯裡,也是合適的。
骨科是獨棟,不怕被別人聽了去,說起來就是大家內的人。
有兩位關節外科的老師看了看洛聽竹和方子業,聽到他們討論的內容,各自拍著方子業的肩膀勉勵了一下:“很不錯,好好搞。”
“骨科是真的需要你們這樣務實、且開放的學生,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來實驗室大樓的22層,參加我們課題組的組會討論。”
這話讓洛聽竹和方子業都微微一愣。
轉頭看去,那兩位三四十歲左右的教授,他們都覺得不怎麼熟悉。
主要是中南醫院裡面的教授和副教授太多了。
就創傷外科,就有三個正高三個副高,一個亞專科算六個,那麼整個骨科三十來個,可能骨病專科的高階職稱數量還更多一些。
只能大概有個印象,無法一一對應。
細胞實驗,是需要預約時間的。
方子業和洛聽竹都是先去練功房,方子業則問:“聽竹,你知不知道李源培他是想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啊?”
練功房裡面,其實有大目標和小目標的說法。
大目標,自然就是破開第一個練功房的所有專案,然後第二個練功房的所有專案。
小目標,則是碩士階段對標、博士畢業對標,留院的破關對標的標準。
一般而言,如果要破開博士階段對標的練功房,達到留院標準,基本上是要在碩士畢業時,就必須突破練功房的操作出關標準的。
然後在博士一年級,把所有的基礎技能,都破開,剩下兩年去考慮專科基礎技能的練習和突破,循序漸進。
這就好比,嚴志名師兄是博士一年級,那麼他這一年,最優解就是把清創術縫合術、切開術和止血術,都對標博士練功房的出關標準,才有可能覬覦一下博士畢業的出關標準。
但這很難很難。
比如說,博士二年級的王元奇師兄,他在讀博的時候,就是走了操作專項計劃進到了醫院裡,成為了鄧勇教授的第二並列博士,不佔名額的。
但即便是王元奇師兄這樣基礎操作底蘊非常好的,如今博士第二年,也沒能在所有的醫學基礎操作上,達到絕對的優勢。
太難了,這對天賦有較高的要求。
自然,也有後來居上的,比如說博士三年級的戴銀生師兄,也是透過操作專項計劃進到博士入學資格的,但是,戴銀生如今的操作水平的綜合水平,還不如沒能在碩士階段走專項計劃的孫紹青。
不能一步跨過就直接躺平的,還需要一步一步奮進。
其實方子業層面很好理解,前期一級到3級,需要的技能升級進度還不到一百點,但是從3級到3級100/500這個最基本線,就需要一百點左右的學識點抵消熟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