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縫合血管越好。”
方子業聞聲不敢大意:“是入院時,受傷時間就比較久了嗎?”
“是的,是從仙市趕來的,我們醫院也是真的造了孽啊,這樣的損傷,在仙市人民醫院直接處理了就好了,二次軸轉過來也可以啊。”
“但這個病人有一個親戚是我們醫院的,對我們太信任了,直接讓救護車送了過來,你說這事兒鬧得。”楊文徵說了實情。
方子業就說,為何楊文徵要讓自己過來呢。
緊接著,楊文徵又大概給方子業說了一下縫合要求。
嗯,大動脈的縫合,不如斷指再植的小動脈縫合那麼要求精細,因為血管足夠粗,即便是八九十的血管通暢率,也能夠暫時保證遠端肢體不發生壞死。
這個患者的損傷也是夠巧的,正好是電鋸鋸斷了肱動脈,反而神經和血管損傷沒多大。
另外一個口子則是前臂的縱行口,只有肌腱和軟組織損傷,沒有神經和血管損傷。
本院的親戚,不遠數百里讓患者直接奔襲而來,醫院裡肯定是要盡最大能力的,但問題就是他的情況也不嚴重,其他教授們都上了臺,副教授都沒空過來,就只能讓方子業先過來做一個動脈的臨時縫合。
先通暢了血運,保證遠端肢體不壞死後,等會兒可能還要做一個重複的修繕性縫合,以保證更高的血管通暢率。
縫合術,縫合血管,在縫合操作上,是沒問題的。
但是血管縫合術,乃是血管外科和手外科比較轉件的專科操作,方子業的經驗和熟練度都不高,因此上限估計就只能到百分之九十,除非可以升到更高到的樸素縫合術。
才有希望可以不透過血管縫合術的專科基礎操作,來提升縫合的質量。
算是臨時教學,方子業也顧不得太多了。
把僅剩的一點學識點,都加到了血管縫合術上去,血管縫合術,則是從本來的2級一路就升到了3級44/500的熟練度。
不管夠不夠用,方子業自己也都盡了力。
加點後,倒是有不少的技巧灌入腦海裡,雖然沒有循序漸進加點的那種踏實感,但事急從權。
縫合術的精妙,不會特別體現在縫合術的操作上。縫合就這麼些東西。
3級的血管縫合術,看起來和2級縫合術,也差不了太遠,只是在火候的掌握和術後療效的客觀資料上,有差距性的體現。
肱動脈的直徑不算很大。
縫合完動脈後,楊文徵就趕緊把動脈通道鬆開,讓患者的患肢遠端,短時間內,通暢了一段時間的血流。
而這個時間,已經距離方子業進到手術室,已經有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呼,可以了。”
“謝謝你啊,子業。”
“你再把靜脈縫合做完,就可以回去了。”楊文徵這麼說。
“主要是我們還是本著為患者考慮,所以儘量把每一步都做到最好,這才喊你過來,聽你師父說,你還要值班,你先回去吧。”
“等會兒會有教授和副教授過來再進一步處理。”楊文徵只是臨時徵調,自然用完就還。
方子業不回話,先默默做事,又是四十多分鐘後……
方子業問了楊文徵的意見,然後才點了點頭:“楊老師辛苦了,那我就先走了。”
楊文徵一席話,以及他們所做的事情,都讓方子業沒再玩笑話地喊徵哥,而是以老師代稱。
如果不是緊急情況,本著對患者負責的態度,楊文徵幾針就紮了。
誰不是更樂意不求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