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樣的時光,並沒有過了很久,方子業就忽然一下子追了上來,然後又忽然一下子地,猛地跑到了前面去。
另外一個層面,洛聽竹也知道,自己在鄧勇教授組,剛進來肯定是沒有足夠的實驗經費的,都是靠著師兄們的接濟。
比如說顧毅師兄,比如說王元奇師兄,甚至就連提前被鄧勇教授錄取的嚴志名師兄,都會給洛聽竹接濟一些試劑啊,操作的器材什麼的。
而這個時候,方子業卻是什麼都沒表示,最後還是她求著鄧勇教授,希望鄧勇教授跟袁威宏老師說一聲,因為袁威宏老師那邊的課題組裡面,還有一些閒錢。
她就想著跟方子業這個操作比較好、基礎細胞實驗成功率比較高的師兄一起做下實驗,算是熟悉一下基礎細胞實驗的流程。
為自己可以爭取到一定的課題資金,現在的結果就是,洛聽竹成功了,她會覺得,自己其實有點厲害——
雖然說,有些關鍵的實驗,是方子業給她做的,方子業願意幫忙。
但其實這些事情,其他師兄們也能做,只是成功率不如方子業高。
人隨賢良品自高,如果機會合適的情況下,誰都不會介意和更加優秀的人一起學習,找更好的老師,找工資更高的工作。
為了省錢,避免失敗後浪費,導致前期實驗不足,申請課題的時候,成功率下降,她就讓方子業多幫了幾次忙,然後還順便蹭了一些方子業的實驗流程,為自己積累經驗,才到了現在,她可以在短短几個月內,就可以比較熟悉的操作基礎細胞實驗的所有流程。
袁威宏老師沒有表態自己可以利用他的課題經費做實驗,洛聽竹也完全沒有提這件事!。
於她而言,父母尚且難求,何況他人?
慢慢往前做唄,做基礎的細胞實驗,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洛聽竹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自己興許可以在拿課題這一塊,會走在方子業的前面,畢竟自己的指導老師,可是正高,可是教授,這樣還能繼續維持一點領先的優勢。
可這一次,洛聽竹雖然拿下了校級課題,但是在市級課題方面,她申請的課題,卻沒有中標,反而是方子業中了標,這一下子就讓洛聽竹是百思不得其解。
大概在十一月份的時候,洛聽竹就覺得,可能自己是遇到了與自己同等級別的‘高手’了,方子業師兄,之前一直默默無聞,其實是缺少了一個‘扳機點’,一旦迸發,所有的潛力就迸發了出來。
那時候的洛聽竹,其實偶爾還保持著與方子業的戰鬥慾望。
良性競爭,相互攀比能力的提升,這是一種好的心態。
十二月份初的時候,在知道方子業的切開術,比自己還要更進一步地抵達練功房的破關要求,洛聽竹的第一反應是不可置信,第二反應就是,自己的天賦其實和方子業還不是一個層次,方子業太優秀了。
從這以後,洛聽竹就做了一件很多人都察覺不到的事情,就是慢慢關注方子業的工作還有實驗狀態,包括有時候在練功房的時候,她都會悄咪咪地看一下方子業在做什麼。
做的東西,都和她一樣,中規中矩。
但就是這樣的關注,讓她驚駭無比,終於是把老教授們給方子業的外號給對比上了。
步步高,不需此名。
就比如說,最近的止血術,洛聽竹是眼睜睜地看著方子業從一分鐘內可以止血四十三次,四十四次,四十七次一直到五十一次,偶爾的五十五次。
這個時間,僅僅才一個月,她自己至少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甚至更久……
而這樣長時間的關注,讓洛聽竹偶爾間,心思有點猝亂,甚至偶爾在看到方子業的時候,心態都沒那麼平靜。
然後就是再到前面幾天,洛聽竹刻苦好久,終於覺得自己可以在切開術上,與方子業媲美並破關的時候,打算默默的表演的時候。
方子業提前就喊了人過來,她的表演,本來就真的成默默的了,最後還是方子業發現了她切開術練習材料的不對勁,重新讓人把她叫了回去,讓鄧勇教授看到了她的進步。
與優秀的人相處,就要放出與優秀的人相處的模式。
最開始的時候,洛聽竹是把方子業當作了師弟,因此是予以指教的心態,後來當作了同學,‘同類’所以洛聽竹會把自己的標書等等,都發給方子業來修改,這樣算是相互交流。
洛聽竹私下裡,也做了很多關於骨鉅細胞瘤前沿研究和相應通路的文獻探索,包括方子業目前在做的HK2方面的上下游通路的一些文獻儲備。
打算是,如果方子業來問,她隨時可以贈以回禮。
可方子業遲遲沒有把標書發過去,她就以為啊,方子業是自己不能申請課題,所以才沒有這樣的想法和籌備。
那沒關係,明年再來吧。
明年的方子業就可以自己申請課題了。
秉持著這樣的心情,洛聽竹再突然發現,方子業壓根就沒想過讓自己給他幫忙,在從鄧勇教授那裡知道市級課題被袁威宏拿去後,鄧勇教授完全無所謂,因為他看不上,但是洛聽竹卻是又一次小小的破防。
她覺得方子業是不是看不上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