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現在要做的事示指伸肌肌腱的重建術,您應該將示指伸肌最佳的暴露方式呈現給術者,這樣會更加方便我們操作。”
韋德教授聞言馬上將手裡的拉鉤往旁挪了挪,嘴裡還唸叨著:“方醫生,我虔誠地建議您,讓你們醫院再購進一批更全面,更接近外科手術的器械。”
“肌腱的拉鉤,不應該是這樣的!!”
韋德教授雖然在繼續暴露,嘴裡卻很隨意地吐槽著。
聽到這裡,鄧勇和旁邊的袁威宏都想哭,鄧勇看了一眼袁威宏,袁威宏點了點頭,示意國外的手術器械包,是很全面的。
還是錢和經濟基礎的問題。
有錢的人有洗碗機、微波爐、烤箱、冰箱等等。
但在華國的很多農村廚房,一個土灶,其他什麼東西都沒有,可還是得做飯吃飯,而且還要儘量地把味道做好。
要論乾淨和衛生,未必比得上現代化廚房。
可要論口味好,現代化廚房可比不過土灶!
華國的醫生,練習的就是操作和基本功,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器械,手術質量也提了起來,這就是透過自己的雙手和操作,替代一部分先進的器械工具。
“韋德教授,您的建議我會反饋的。”
“不過,現在是我們一起學習的時候,所以,我們不應該吐槽餐廳的座位舒不舒服,而應該去享受牛扒的美味!”方子業儘量地以他們能聽得懂的比喻說話。
不然的話,方子業是真的怕他們完全聽不懂。
不得不說,幾位教授都還是非常虛心的!
在接下來的手術過程中,他們不再吐槽,只是認認真真地觀摩手術!
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他們的話很多,只要看到方子業不皺眉頭,看到了自己不太懂的操作,或者是一些想法,他們就會提出來。
比如說,方子業做功能重建術的時候,他們會把每一步操作都聯絡到毀損傷中,詢問方子業,這個可不可以這麼做,那個可不可以那麼做……
方子業也沒有藏私,儘量多的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都說了出來。
這就是訪問交流的好處。
研討會的形式,一對幾百,肯定不能把他們都塞進手術室,然後病人沒地方進來,隨機抓一個教授摁上臺作為操作物件。
不過只有三四個人的話,就可以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湊巧,當天的下午三點鐘,正好急診科就接診到了一個毀損傷。
值班的是金宏洲大哥,金宏洲大哥知道近期有梅奧診所的大牛來訪,於是就打電話問方子業上不上臺。
現在中南醫院的毀損傷,就連揭翰都可以帶隊做一做了,如果方子業不上的話,就是蘭天羅和揭翰二選一。
陳芳和彭隆也勉強可以做一做,其次,則是聶雪華、秦葛羅等人,也快要頂上來了。
方子業透過外放的聲音聽清楚之後,便道:“謝謝了,洲哥,你馬上安排病人進手術室,我過一會兒就來。”
雖然說,袁威宏等人是操作不好功能重建術的關鍵的,但一臺手術,並非所有的操作都是關鍵操作。
比如說一些次收尾的活兒,比如說關閉切口,比如說切開術啊,這些都是住院醫師甚至實習生都可以操作的小操作!
因此,方子業只是對著鄧勇看了一眼。
鄧勇便會意,還略高傲地道:“你看什麼看,我是你師父,你就算丟一個爛攤子,我也得接啊!”
“師父,後面的操作不難了,我和袁老師與另外幾位教授,去開臺毀損傷了……”方子業說著,就開始往後下臺。
這不是不對患者負責。
如果是功能重建術剛在科室裡開始的時候,方子業肯定是要打滿全程的。
現在就沒有必要了!
慢慢地升為上級之後,你要逐步的容忍你的患者並不是每一步操作都是你們組內的極致!
團隊需要成長,就需要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團隊成員才有新鮮血液,也才有下級醫生的機會。
方子業自己是被上級一步一步兜底走過來的,他不能過了河,就把橋給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