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煌龍就可以單獨開臺,不需要依仗方子業了。
聽說和自己的親身體會,當然不是一回事,方子業無所謂地看了看手術檯上的剩餘操作,覺得沒有再需要操心的之後,便緩緩往後退。
一邊脫無菌手術衣一邊道:“劉老師,我現在是雙重身份,所以,我可能感受沒那麼真切。”
“當然,心情的確很複雜,既開心,又有點失落,有一種將於無用之感。”
劉煌龍道:“所以,子業啊,你得趕緊往前走,往上爬,因為你現在是帶隊的人,所以伱就必須要優於被你帶的其他團隊成員。”
“否則的話,大家實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你就只能是倚老賣老。”
“當你的能力優於別人時,你還是帶隊人,就不能叫倚老賣老。”
劉煌龍非常殘忍地撕開了方子業外衣上披著的朦朧雨衣,直接把這種事情的本質給戳了出來。
兄弟,你的技術即將被別人學會之後,你就要往前面衝,衝在所有人的最前面,這樣你才還能服眾。
不然,你就是倚老賣老。
方子業若有所思地看向劉煌龍,劉煌龍仍很殘忍地道:“你別看我,學習和自己去研發就是這樣的。”
“帶隊一些資質好的人,喜悅和壓力是雙重交織的。”
“就比如說,聶明賢和吳軒奇,蘭天羅他們,你自主研發任何一門新技術,只要處於成熟的技術,他們都有機會絕對在三個月內入門。”
“半年左右就可以非常熟練,這就是他們的資質。”
“而你,做這些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甚至需要數年甚至十年的心血澆灌。”
“這就是供給不平衡原理,這也是很多師門,最終會被區分成很多小師門的根本。”
“沒有一個老師可以趕得上自己學生的學習速度!~”
“這裡面的本質,是很現實的。追根到底,其實還是利字,或者是利字的變種。”
所謂利字,不過就是,學生給師父做事,師父只要提供經費和課題方向,師父給學生提供學習的資源和平臺,有可以學習的內容。
這就是一種隱藏在師徒關係下的等價交換。
就好比如今的方子業和袁威宏,這樣的等價交換,其實就不復存在。
而之所以方子業和袁威宏的關係依舊要好,是袁威宏先退一步,他屈居二線,讓方子業往前面衝。
是讓方子業吃更大的餅,他願意幫扶方子業往前走。
甚至鄧勇教授也是一樣。
這依舊是利。
不過有點反了過來,方子業給兩位師父帶去名利,他們給方子業做一些事情,給一些人脈、底蘊、關係經營等。
“劉老師,您別說這麼殘忍。”
“其實人活得糊塗一點更好。”方子業不願意承認自己和袁威宏的關係是一種‘等價交換’,或者‘不等價交換’。
在自己一無所有時,師父的善意是那麼純粹的。
“哈哈……”劉煌龍笑著下了臺,勾了勾下巴:
“要不要和我去點一根快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