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相傳之術法和道理,多為口口相傳,也有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不僅侷限於師徒之間,方子業五月份到沙市鬧出來了一個大‘烏龍’。
不過徐龍教授的選擇,讓方子業感覺到了一個純粹的教授該有的風範。
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徐龍教授當然是要離開的,他有自己的一大攤子事。在他這個級別,想要全心全意地再搞學習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洛聽竹就一笑後略過了當前的話題,而後道:“師兄,八月份科室裡是不是就要開始接手‘上肢’毀損傷病人的標準化治療了?”
上肢的毀損傷處理起來比下肢更難,手的功能位是全身最複雜的器官之一。
在毀損傷病種處理的過程中,就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哪些功能是必須要保留的,即便是想辦法也得儘量保留的東西。
“我和老師以及劉教授都是這麼考慮的。現在,科室裡能夠接手毀損傷手術的有我師父袁老師,有天羅,有聶明賢,還有劉煌龍教授。”
“能接手功能重建術的有劉教授和吳軒奇。”方子業非常謹慎地回覆。
洛聽竹的身子一正,從方子業的懷裡抽身而出:“吳軒奇師兄?他不是才來組裡面麼?他怎麼就可以開始做功能重建術了?”
吳軒奇是接近八月份才到了科室裡,這才幾天時間?
“吳師兄本身的手外科基本功就很強,這是他自帶的能力,就和劉教授一樣,劉教授來了科室裡後,我們才敢去著手對毀損傷術後的患者進行功能重建術。”
“前期積累越是豐富,轉起來也越容易。不過如果一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和操作習慣的話,想要糾正也不易。”
“不然的話,鄧老師一定是第一個可以上手毀損傷的。”方子業比較客觀地分析完長進速度後,又道:
“不過我自己的想法還是,將上肢毀損傷的治療與毀損傷標準化治療的流程推廣並行。”
洛聽竹輕輕地眯了眯眼睛:“師兄,什麼是標準化治療的流程推廣?”
方子業現在不就是已經在做了毀損傷治療的推廣了麼?
動物實驗室裡搭建了毀損傷的家兔模型,供給省內的其他創傷外科同道練習,無條件地直接傳送相應的理論。
開培訓班,臨床帶教,這還不算標準化的流程推廣麼?
方子業解釋道:“上次的講座,我發現很多地級市醫院的同行也想接觸毀損傷,但或因為基礎的原因,或因為需要一定悟性的原因。”
“現在毀損傷的手術治療的基礎門檻很高,以至於它推拒了一部分人在外。”
“任何一個手術術式,如果不能被推廣,那麼它的意義就是侷限的,而如果不能更大範圍地被推廣,那麼它的意義就是相對侷限的。”
“所以,我看看能不能試探出一套,普通的主任醫師就能夠標準化治療‘毀損傷’的流程出來。”
“這一套治療的流程質量不用那麼好,只需要能夠不被截肢,它能夠存活就好,術後能夠有一定的功能。”
“聊勝於無!”
“這就要基於地級市醫院主任們的水平,去簡化一下當前的毀損傷治療流程。”
“用不那麼好的基本功,也能勉強完成血運通暢、患肢存活的難題。”
方子業的語氣平淡無波,並沒有震撼人心的演講,但在洛聽竹聽起來,也覺得有一種熱血感。
不過洛聽竹並不會只聽到表面:“師兄,這是劉教授之前教你的那些東西吧?”
劉煌龍當著方子業面,拆析了袁威宏等人各自的特點,予以了總結,並給方子業指點了一條更最佳化的教學套路。
這是劉煌龍將東西揉碎了端給方子業吃。
不過方子業的悟性還稍微可以一點,所以看到了背後的東西,有些時候,教學模式是不能一刀切的,而是要因人而異。
“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