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還不能確定對方的喜好,方子業不敢輕易喊對方老師。
“方醫生來了?那我先下臺,讓方醫生這位專家好好看一看瞧一瞧,查漏補缺!~”
“看過了方醫生你的論文,我們的操作,應該還有遺漏和不足。”叫肖教授的人,主動讓開了位置。
當然,他沒有下臺,懂事下臺的是他旁邊的助手,非常懂事地就讓開了位置,沒有絲毫猶豫。
這一看就是訓練有素且素質極佳。
方子業道:“兩位教授,那我出去先洗個手。”
張元聰也跟著洗手來了。
“子業,要不要我給你講一下那兩位教授的身份?”張元聰問。
方子業聞言道:“聰哥,沒這個必要,請我來會診的是鄭教授,其他的老師還不熟悉,過猶不及。”
方子業是不會去往以為知名的老教授身上貼的,不然搞得好像方子業是在趨炎附勢。
對方與方子業非親非故,沒有顯示客氣和親近意思之前,方子業主動去投誠,就是沒禮貌。
外出會診,既是技術交流,也是人文交流,每一處細節都要做好。
方子業必須重視這個,因為以後外出會診交流的次數和機會很多。
每一次,可能遇到的人都不一樣,對方的平臺也高低不一樣,方子業如果不注意細節,就很難處理得好之間的關係溝通。
“行,聽子業你的。”
“不過這兩位教授個人的理論和體系會比較成熟,所以子業你說話的時候,儘量委婉一些。”
“或者不說。”張元聰也不給方子業挖坑,將兩位教授的脾氣和習性大概說一句。
方子業點頭,不再回話。
兩位教授估計是臨危受命,方子業沒有第一時間接受來會診手術,現在來中途“救急”就不要亂指手畫腳。
方子業則覺得不說話是極好的。
等方子業洗手穿衣上臺後,第一時間就發現,兩位教授的單獨操作,問題都不算很大,他們的清創術水平絕對是在5級左右,可塑性和模擬其他操作的能力非常強。
他們操作出來的毀損傷清創術,也有3級200左右的熟練度,比聶明賢都要更好。
而之所以他們的操作結果不是很匹配,估計就是兩位教授的理念不太一樣,所以他們兩個合在一起的話,反倒是不那麼流暢。
兩位教授的問題所在,在於配合不夠流暢,所以在對接處的細節並沒有處理好。
當然,對接處的處理也是難點,在中南醫院裡,相關的安排和學習操作思路,全都是方子業一脈相承,沒有人敢反駁。
但在魔都六院,估計各個教授對毀損傷的理解都不一樣,所以他們各自有各自的見解,沒有絕對超然的技術碾壓,就很難讓每個人的想法都統一。
“方醫生,你看,我們這操作的問題是在哪裡?我們每一次的清創,都做得很好,但是術後易發粘連、感染等。”讓位的肖教授非常客氣地問道。
方子業認真地掀開了邊緣後,就提刀開始修整:“肌腱和肌腱之間,清創術後無需再做其他操作。”
“但一些肌腱因為清創術後的體積問題,需要就近與一些組織進行編織連線,保證組織的穩定性。”
“那麼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注意一些清創的整體性問題。”
“毀損傷的治療第一步在於肢體的活性,最主要的就是血管的續接和清創。”
“續接是血運帶來的活性問題,清創則是避免死腔和區域性存在壞死組織……”
“在處理這種問題時,我們要做的除了提升操作之外,還需要避免死腔的形成。”
方子業這麼說完,就不再廢話細節性的問題。
方子業作為原創毀損傷治療的人,說一些理論問題沒毛病,但在具體的細微操作中,方子業並不知道兩位教授哪裡會哪裡不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多逼逼,就顯得會囉裡囉嗦的。
然而,方子業才出手沒一會兒,整個術野就顯得更加靈動起來。
術野非常清爽和清晰,這是肖教授和孫教授兩人都可以完成地事情。
清爽和靈動,是兩個不同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