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之後,方子業便可以將肌肉兩端殘留的疤痕組織,幾乎均分在了兩個組織之間,等待著剝離之後的‘疤痕’清算。
果不其然,就在方子業將縫匠肌與股內側肌的剝離開後,兩條鋸齒狀的疤痕坨坨,各自排站在了肌肉的兩端。
方子業來了兩次大刀切,疤痕組織就成了三角肉丁狀地直接被切進了方子業手心裡的紗布中。
“嘶!~”看到這麼優雅、這麼高階上檔次,這麼絲滑的操作,聶明賢也不忍倒吸一口涼氣。
只是方子業和鄧勇都沒理會,繼續配合著將這些疤痕肉丁給切下到紗布中。
操作完,方子業才把紗布往外一放,開了個玩笑:“賢哥,那回去剁一剁就可以包餃子了……”
聶明賢的右手裡被塞了一塊紗布後,他回過神,並未大驚小怪,非常平靜地將其交給了器械護士。
而後回頭,歪了歪頭,才眨了眨自己的三角眼:“外科學的入門基本原則有說過,外科的手術刀,走刀需直,需滑……”
“外科基本操作的入門第一課,就是要我們學會一刀到底,不要重複下刀,避免成鋸齒狀。”
“這到底是限制了我們的思維?還是說要求我們破而後立呢?”
聶明賢的問題,非常具有代表性,也非常有深意。
聽到了聶明賢這仿若無關的問題,手術室裡的大部分人都沉思起來。
外科學,所有醫學相關人員都上過,甚至就連護理學也會順帶上一上,不需要操作,理論知識也是要學習一部分的。
外科機能學實驗的切開術練習部分,基本上每個老師都會耳提面命地說,切開時,儘量一刀到位,不要重複下刀,為的就是不產生褶皺,不產生鋸齒樣的切口。
但方子業如今,卻刻意倒反天罡地把外科學上的禁忌,拿在了手術臺上,用更加微妙的方式表演著清創術。
方子業的操作未停,眉頭依舊緊皺,但沒有回話。
其實啊,方子業自己都沒有想到聶明賢這個刁鑽的問題思考角度。
鄧勇想了想說:“學習嘛,總是要先規範,規範地將例題都做好之後,再跳出原本的思維圈,去做加強版的習題。”
“初學者,如果不給他們表達出底線,悟性不夠的,恐怕真能在面板的表層,就多來這麼幾刀。”
聶明賢當然不是為了鑽牛角尖,也不是為了得到真正的答案。
看了看鄧勇之後,繼續聚焦於方子業的操作,證實一下自己之前對方子業真實實力的猜測。
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方子業的外科天賦好得有點不講道理了。
雖然方子業目前操作的只是基本功?
聶明賢的思維才剛走到這裡,忽然又發現,自己好像錯得很離譜。
因為,方子業現在的操作,自己是學得來的,而不是學不會的。
這什麼意思呢?
基本功的熟練度,如果是到了那一步,你功力不到就不要想著去學,那肯定學不會!
這就好比,你只有五十萬,想要學習百億富翁的揮金如土,你肯定學不會啊?
但如果說,你有五十萬,你們同樣去吃麻辣燙。
你們再如何“揮土如金”,吃東西自由,那一頓飯下來能吃多少錢嘛,咬著牙,砸一萬塊錢過去,把一個麻辣燙的攤位包一天,那也能學得來。
這只是一種類比。
類比的就是,方子業現在的操作,不是那種需要極高的門檻,才能模仿的操作,而是,不需要那麼高的門檻,就可以模仿得來的操作。
等一下啊!
那這是?
“電刀,這裡有一條小動脈被切到了。”方子業看到了區域性小滲血後,沒抬頭,只是吩咐。
只是聶明賢現在的思維有點凌亂,所以沒有跟上方子業的話,在五秒鐘內沒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