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就是多做手術,多重複已經成熟的術式,為患者解決病痛。
第二個就是多跑會診,透過賺取飛刀費用,給自己掙一筆錢。
第三種就是,多搞科研,拿到校級、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的科研成果獎勵!
難度是步步攀升的。
想要多做手術,把手術做好,就得經年累月。而想要出去會診手術,得有一定的手術技術的前提下,還要有一定的名氣,才有人願意請你去做手術。
至於科研獎勵?
可以說是神仙打架,和所有學科的人一起打擂臺,屬於是最讓人羨慕,但又羨慕不來的掙錢捷徑了。
……
鄧勇在帶方子業和袁威宏進自己的辦公室之前,都沒再說其他的話,直到進了辦公室後,鄧勇一邊坐在沙發椅子上看著方子業和袁威宏二人燒水泡茶、洗茶杯。
鄧勇才說:“我這段時間,深入地分析了一下我們科室裡的患者病種結構。”
“還是太過於單一了。”
“除了骨缺損就是骨缺損,除了嚴重的感染,還是嚴重的感染,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病種。”
“只是單純地機械性重複,一旦地級市醫院裡可以熟練地掌握好骨缺損的治療後,我們科室的病源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到時候,我們科室,甚至有可能空床,成為單純的擺設,實在是難對得起前輩闖下來的名氣和這座獨棟大樓。”
“因此,尋求變型,是必然要走的路。”
袁威宏移步走近,端給了鄧勇第一杯茶。方子業則是去刷洗第二個玻璃杯,準備給袁威宏泡一杯。
同時,方子業也是第一次,被鄧勇拉著,聽科室當前的處境,以及站在更高的視野,去探討科室發展的問題。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一個連基本功都不夠紮實的人,是談不上在中南醫院裡學習成熟術式的,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連經濟基礎都沒解決的人,也不會進入到去更高的視野圈子。
方子業初來乍到,自然是需要先聽,然後再發表意見。
袁威宏見方子業已經在處理水杯了,也就坐下半邊屁股:“鄧老師,韓教授不是說,我們打算多做截骨矯形麼?”
“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也就是截骨矯形了。”
鄧勇則問:“你能截多少個病人呢?”
“當前協和和同濟醫院裡的截骨矯形術式已經發展得頗為平穩,我們再闖進去,不過就是吃別人的剩飯。”
“最主要的是,有協和同濟兩家醫院的創傷外科發展截骨矯形,就已經達到了市場飽和,病人已經有地可醫!”
“我們可以去學,要會這種術式,但未必要舉全力去處理。”
“糖尿病足,目前有規範的外科治療中心嗎?”
“馬蹄內翻足等這樣的老病種,我就不談了。我再說一些新的病種,肌萎縮側索硬化,目前有標準的治療方案麼?”
袁威宏插了一句嘴:“鄧老師,這是漸凍症啊?”
“漸凍症怎麼了?在很早以前,別人看關節結核,不也是你這樣的語氣麼?”鄧勇反問。
袁威宏就低頭不語了。
漸凍症怎麼了?這坑好說不好填。
方子業移步靠近了,把茶水端給袁威宏後,自己也拿了一杯,而後拿去了旁邊的長沙發椅:“師父,我能插一句嘴麼?”
“你說!~”鄧勇和袁威宏二人同時轉頭,但鄧勇作為師父的代表發言。
“師父,我覺得我們目前,先轉型毀損傷,以及毀損傷併發症,是一個循序漸進且很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