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劉煌龍終於是完成了神經移植的“原材料”切取,取下來後,馬上將其開始移植到健側。
但於嚴志名而言,可能看方子業的操作,就如同初中生看高數。
“劉教授你是帶著帽子的,我看看什麼色啊?”
“這個患者,需要移植兩條神經。我還得去找一支!”
得給言初的雙側肢體一定的舒緩時間。
“繼續手術吧。”
神經移植術,不是普通的器械可以操作的,必須藉助顯微器械以及顯微目鏡,才能夠相對完美地完成縫合。
徐龍聞言,猛地一瞥劉煌龍。
言初聞言,踇趾輕輕地顫了顫。並未能夠直接屈曲。
更是為方子業作心理建設。
“你著急什麼呢?韓主任。”鄧勇繼續端著玩笑。
“師父,是常規肌群的趾短伸肌,以及踇趾肌群中的拇收肌,小趾肌群的小趾展肌都失去了解剖層次,完全切除。”方子業記得清晰。
“手術都做到了這裡,能處理就處理吧,繼續手術吧……”鄧勇做著方向上的抉擇後,又道:“等會兒劉煌龍過來這邊手術後,他完成神經移植縫合術,我就重建一下屈肌支援帶。”
“韓主任想上臺指點就上臺唄,我們大家都是跟著您混的,正好上臺指點幾下。”
這個是世界級的課題,是一個全新的高度。
鄧勇輕輕點頭,表示認可了嚴志名的說法。
資歷最淺的教授,技術不是病區內的最頂級,上有前主任鄧勇,還有老教授,再來了一個猛虎跳臥身側,估計晚上都睡不著覺了……
恰到好處就行,不得多一分,也不得少一分,這樣久而久之下,也是會讓手腕和手指的肌肉痠痛的。
大佬之間的玩笑博弈,稍有不對,就可能讓自己深陷泥潭,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可能人生的閉環就是這樣不知不覺中完成了。
師父被劉教授diss了,方子業是下級,不可能diss回去,能做的也就是安慰了。
如果說骨骼是運動支撐的骨架,那麼肌肉就是運動的解剖學基石。
從解剖學角度,言初的足部肌肉的運動功能,已經重建完畢!~
不可思議的奇蹟,在人類的手中,第一次迸發。
沒辦法啊,劉煌龍太硬了。
嚴志名卻很自然地反駁了:“師父,不是我不願意學,而是跳躍了太多層,即便是想要模仿方師弟的難度都太大。”
方子業這樣的操作倒是不用費大力氣,但精細微巧的轉角,動刀,筆直,曲斜轉彎,每一步都大意不得,這也會很累。
韓元曉閉嘴了,看出了劉煌龍眼神裡的忌憚。
就可以開始考慮達則兼濟天下了。
“知道了,鄧伯伯,對不起…”言初再一次道歉。
鄧勇聞言,眉宇間也閃過憂色:“是啊,是要加點速了。不過也不著急,就算是四個小時內沒有完成,我們大不了在臺上再完成一次神經阻滯麻醉。”
兩位輩分最高的老司機一出馬,巡迴護士只能節節敗退,被殺得片甲不留。
方子業輕輕地吸了一口氣道:“劉教授,你來縫吧,我覺得手腕處有點乏。”
本來,在科室裡,董耀輝老教授就是超然物外,鄧勇這位老教授,也不是韓元曉管理的行列。
“不可以亂動,我們要檢查你的區域性運動功能。”
劉煌龍也展示著自己曾經帶組一哥的地位:“徐教授對顏色很敏感啊?”